武立卿听后点点头。他出身贫家,长大后戎马生涯。兵荒马乱之年,渴了,便大把掬饮山泉、河水,至于茶叶,只是在拜见逃跑途中的皇上时,赐过一盏,当时还不甚习惯,也就那么一口气喝下而已。没想到这茶叶还能疗痛!
老汉微微点了点头:“将军,你前几天吃药,不能饮茶。如今戒期已过,我请你品尝一下我的茶叶!”说罢,就捧过一只大泥罐,从里面倒出半碗水。洞里暗,武立卿看不清水的颜色,但闻得一阵香气扑鼻。喝下这碗茶,只觉神清气爽,从丹田升起一股气,身上的力量似乎又恢复了大半:“这真是神水呀,老伯。待武某养好伤,招募旧时兵勇和爱国志士,杀下山去,定让那蒙古鞑子心胆俱裂!”
“不可能了。”老汉摇摇头,叹了口气,“大厦已倾,不是一根木头能撑起的。实话告诉将军,你只顾在山林里苦苦争斗,并不知道山外的事。大宋已连换好几位皇帝,都是不懂事的孩子,直到最后一位娃娃皇帝在崖山被陆丞相背着投海,大宋是真的亡了。”
武立卿感觉没办法跟这位野老交流,便不再言语。
武立卿伤势渐好。每天早晨醒来,他挣扎着自己起身,先向洞口方向跪拜叩首。他看到那老汉也在冲着那些堆放在洞壁边的茶叶叩首。
“老爹,我跪拜的是皇上。您拜那些草木之物做什么呀?”
老汉十分严肃地告诉武立卿,他跪拜茶叶,才是天经地义的:“你想呀,这‘茶’字寓意人在草木中,连皇上也是人类吧?所以,茶大于人。茶宁肯一身受烘炒,赴滚汤,给天下人以享受,这种品德较之那些让诸多人为他一人杀来杀去的皇上相比,是不是更值得一拜呢?”
武立卿一时无语,只能默默地接过老汉递来的茶水。饮下一杯香茶,他的心境确实清静了许多。
“你终于喜欢喝茶了。茶不仅能疗痛,且能忘忧。过上一段日子,你就可以忘掉那些打打杀杀的俗事了。”
武立卿恨恨地说:“鞑子一日不除,武某就是长年在茶水里浸泡,这块心病又如何能根除!”
老汉看了他一眼:“假如将军真的能胜了鞑子兵,你想要当皇上吗?”
武立卿摇摇头,说自己没那个野心,也不是当皇上的料。
古老汉又是笑笑:“所有皇上的近亲都死了,你不当,要哪个去当?”
武立卿想了想,说:“我还要为殉国的战士报仇。”
古老汉更是摇头:“你自己说过的,你的战士以一当十,杀死蒙古兵无数。人家蒙古兵也是爹娘生的,你一个赚人家十个,还要报仇,那些被你们杀掉的冤死鬼,又找谁报仇呢?”
武立卿再次被问住。他喝了几回茶,刚烈的性子柔和了许多,神智也清醒了许多。
眨眼到了次年春天,武立卿的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他依然每天跪拜皇上,然后,便跟随老汉走出山洞,到悬崖上去采茶。老汉腰系绳索,坠至半山,采到茶叶,两人相伴回来。武立卿这才知道,老汉利用另一个极浅的山洞当成了制茶作坊,他当着武立卿的面制茶,耐心地教他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武立卿做起来相当笨拙。老汉说,将军学不会,就不要学了,我自己制作就是。
武立卿是一位百折不挠的将军,哪里服这个输?他吃不香睡不好,一心琢磨制茶的技巧。功夫不负苦心汉,他的手艺一天比一天熟练,这个茶季过去,武立卿制作的茶叶连老汉也啧啧称奇:“茶能益智,此言不虚!”武立卿发现,他自己制作的茶,入口更有一番滋味!
见武立卿上了道,古老汉便带他走出深山,把制作的茶叶分赠给山外的人们。受馈赠一方赞叹茶叶品性好,少不了回赠他们一些生活用品。每天满载而归,武立卿感觉这生活原来如此美好,心头的阴云全部驱散了!
这天晚上,古老汉又与武立卿对坐品茶。老汉问:“大家的议论,将军都听到了吧?”
武立卿点点头。他知道老汉当初没有骗他。他忠于的大宋王朝确实被元朝取代了。
“你现在可以理解老夫拜茶的举动了吧?”
武立卿满面通红:“老爹,我错了。武立卿曾经杀人如麻,是个罪人。某与茶的品德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老爹赠人茶叶,武某赠人刀剑,也是天壤之别!从此后,武立卿朝拜老爹夕拜茶。”说罢,他虔诚地朝着那些茶包跪拜。
“哈哈哈哈……”老汉大笑着拉起他来,“我那是冲着你拜皇上,故意做给你看的。忠诚于一件事物,不必在乎是不是磕头。茶能清心,亦能益智呀,你只要把茶叶放在心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