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也喜欢写诗玩,而且还写得不错。有一次,杨贵妃跟随唐玄宗到绣岭宫(旧址在今河南省陕县)游玩,侍儿张云容献舞。张云容轻舒罗袖,身躯曼妙,翩翩起舞,舞蹈高手杨贵妃也觉得她跳得好,诗兴大发,即兴写下一首《赠张云容舞》:“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杨贵妃仅有这一首流传下来,有人说诗中“轻云岭上乍摇风”里的一个“乍”字,较之后来李清照“乍暖还寒时候”里的“乍”,具有先生之妙,的确有些道理。杨贵妃其实有写诗的天赋,只是她是那种沉静不下来的女子,她可不奢望当什么女诗人,写诗也是凭一时兴致,玩玩而已。
杨贵妃兴师动众吃荔枝也是因为觉得好玩。飞骑传送,奔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色味不变,杨贵妃认为这事特好玩,至于劳民伤财什么的,那根本不是她考虑的,她天性好玩,很少为自己担忧,更谈不上忧国忧民了。
其实杨贵妃对石榴的爱好也不亚于荔枝,但就因为没有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那样好的广告语,知道的人不太多。“拜倒在石榴裙下”这个典故就与她的这个爱好有关。让大臣们统统拜倒在自己的裙下,一方面是维护女人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有捉弄大臣的顽皮在里面。
石榴具有生津化食,软化血管、解毒等功效,解酒的效果比较好,所以每次贵妃醉酒之后,唐玄宗都把一粒粒石榴往她嘴里喂,大臣们看不惯这种行为,只好把怨气发在杨贵妃身上,见了杨贵妃也不施礼,也不招呼。
一天,杨贵妃弹琴,唐玄宗打着拍子跟着唱和,正到华彩乐章,杨贵妃手中的琴弦“嘣”地断了,唐玄宗忙问原因,杨贵妃于是说:“听歌的大臣对我不礼貌,连掌管音乐的神仙都有意见啊!”唐玄宗立刻拍桌子发了火:“现在宣布一条纪律,以后无论是谁,见到娘娘不跪不拜的,格杀勿论!”
杨贵妃爱吃石榴,也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自这件事以后,那些大臣们看到贵妃娘娘驾到,便跪倒一大片,不敢看贵妃娘娘水灵灵的皮肤,不敢看贵妃娘娘闪闪动人的眼眸,只敢看裙子上盛开的一片石榴花,如火如荼,灼痛了眼睛。
野史笔记记载,安禄山与杨贵妃关系暖昧,通宵狎戏。据说后来安禄山起兵造反,有一个目的是争夺杨贵妃。大凡历史上男人发动战争,无外乎两个起因,一是女人,一是权力。
众所周知,安禄山是靠跳“胡旋舞”发的迹。一种看法是安禄山先认了杨贵妃做干娘,后学的胡旋舞。
安禄山本是胡人,他原先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手下任职,由于恃勇轻敌犯了战术错误,导致大唐军队损失惨重。张守珪就把他送到长安,让朝廷治罪,中书令张九龄眼睛毒,一眼就看出这家伙有反骨,曾对人说:“将来乱幽州者,必定是这个胡人!”但唐玄宗那会儿,不知道是心情特别好,还是动了妇人之仁,对安禄山网开一面,让他戴罪立功。
那时候,朝廷上下都有一种偏见,认为胡人不能举大事。安禄山为了寻找靠山,就刻意讨好杨国忠,杨国忠把安禄山引荐给了堂妹杨贵妃,杨贵妃见安禄山生得勇武,认他做干儿子,并告诉他皇上喜爱胡旋舞。于是,安禄山专门找了一个民间胡旋舞师学跳舞,五年后,终成一代胡旋舞大师。
还有一种看法,则刚好相反,说安禄山是先学胡旋舞,后认杨贵妃做干娘。因为安禄山本是胡人,他从小就会跳这种舞。
赞成后一种看法。
那一年,安禄山入朝谢恩,谒见玄宗时,为讨玄宗和杨贵妃欢心,跳起了“胡旋舞”。安禄山以脚点地,随着音乐旋转。刚开始,他转得较慢,但过了一会儿,他就越跳越快,最后变成了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以至于玄宗等人几乎看不出他的脸和背,所见到的只有一个超级豪华的肚皮,跟一只上了发条的青蛙一样,转个不停。就这样一直转了一百多个来回,随着乐声停止,安禄山定住了身子,面不改色气不喘。唐玄宗不住地叫好,指着他的豪华肚皮好奇地问:“你腹中装的什么东西,如此庞大,跳起舞来却又显得如此轻盈?”
安禄山这个超级马屁精,出口成章:“没有其他东西,只有一颗忠于陛下的心。”玄宗被拍得舒服,头脑一热,喊出一声“禄儿”,安禄山借梯上树,认了比他小二十多岁的杨贵妃为干娘。
如果说安禄山与杨贵妃真的有私情,那么,他是如何与杨贵妃勾搭成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