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霞:山村里奔出的“东方神鹿”

儿童资源网

王军霞:山村里奔出的“东方神鹿”


  王军霞认为,她没有经过什么专业的训练,不知道该怎样跑才会跟上别人,教练不要她也许是对的。
  学校老师又与教练联系,说再让王军霞试试。教练勉强答应让王军霞回去再接受训练,这一次,王军霞练得更加卖力。这时,正好有个比赛,教练想再让王军霞试试,就对她说:“看你比的咋样,比不好,你就别再来了。”
  王军霞上场了,比赛结果令人惊讶。她用了4分45秒就完1500米,并获得了第三名。教练非常高兴,对王军霞说:“王军霞,你放心,我肯定要你,你过来就让你当队长!”
  王军霞终于被体校正式录用了,那年她15岁。王军霞很愿意去又怕耽误学习。父母对她说:“你要是不怕想家,想去就去!”这样,王军霞就来到体校,开始接受正规训练。
  C.向着光明飞奔
  进体校后,王军霞才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一无所知的农村女孩。不过,她不在乎自己的“土”气,只在乎自己的训练结果。
  教练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让王军霞当上了训练队的队长。这所体校是一所四年制的中专,那些高年级运动员,根本就瞧不起王军霞这个又黑又瘦的“土”队长。每当王军霞去管他们,他们不是瞪瞪眼就是撇撇嘴,谁也不听。有一次,大家甚至一起上来,把王军霞按在地上打。王军霞实在忍受不了,就去找教练说:“我不想当队长了!”
  教练换了别人当队长,没过多久,又换了另外一个人,最终,却又是王军霞当上了队长,大家也不再欺负她,与她成为好朋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王军霞想过,以前,别人看不起她,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过硬的本领。为此,她训练更加刻苦,继续与大家友好相处,终于赢得了伙伴们的尊重,成为队长。
  1991年,王军霞遇到了马俊仁教练,开始了更加严格、专业的训练。
  刚来到马俊仁的训练队时,王军霞的训练成绩不是最好的。王军霞有些着急,自己的成绩怎么就不提高呢?太苦太累时,她就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会儿:“别人都能坚持,我为什么就不能坚持了?”这样,王军霞不断地鼓励自己,进步也越来越快,虽然还是不如别人的成绩好,但她知道自已在进步,这就够了。
  D.悲痛使人更加坚强
  的确,王军霞越跑成绩越好。
  1993年4月4日,是王军霞最快乐的日子,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她以2小时24分07秒的成绩跑完了42.195公里的全程,获得冠军,并超过了女子马拉松的亚洲最好成绩。
  看来,这一年该是王军霞的喜庆年才对。可是,不久却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取得冠军后,王军霞载着荣誉,回大连探亲。为了备战8月的斯图加特第4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王军霞只在家中住了几日,就要回沈阳训练。
  临行前,王军霞的哥哥送她去到大连火车站。一路上,王军霞与从小就十分疼爱的哥哥有说不完的话。这几年,王军霞很少回家,兄妹俩见面的机会不多,分别时,心里自然都非常激动。车开了,王军霞在车上向哥哥挥手,喊着“下次再见!”可是,她哪里知道,这一挥别竟成了他们兄妹的永别!
  王军霞走后没几天,哥哥在村外的公路上被疾驰的汽车撞倒,紧急送往大连抢救,因伤势过重,永远地离开人间,王军霞的父母悲痛欲绝。这件事,该不该告诉王军霞?在悲痛中清醒过来的父母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最后,他们决定,为了不影响王军霞的比赛,他们必须严守这一消息,绝不能让王军霞知道。于是,王军霞的爸爸打电话给马俊仁,说:“马教练,军霞的哥哥死了,我不能告诉她,她哥哥是最关心她的人,告诉军霞,她会受不了的!”
  正当家里给哥哥办丧事时,王军霞把电话打到了家里。父母忍住悲痛,对女儿说:“孩子,你好好练吧,家里啥都好,我们都好,你哥你姐都盼你跑出好成绩,跑出中国运动员的威风!”放下电话,两位老人再也控制不住,泪水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