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素的传说
此时的盐贩,眼瞅着自己的盐和车子,被他吃了个无影无踪,想想还要再回去推一车来白送给他,心疼的放声大哭起来。
刘伯素见其如此伤心,便走到他身边,拍一下他的肩膀,安慰道:“大哥,为这一车盐不必伤心,我只是教训你一下,以后再来卖盐可要价格公道了。别哭了,你那盐和车子在前边的场院里,一切都好好的,快去推了来,早卖完了回家吧。”
那盐贩半信半疑的来到前边的场院,见那车子和盐果真都好好的放在那里,他破涕为笑,赶紧推了回到大街上,按合适的价格出售,很快就卖完了。
从此这个盐贩和刘伯素结成了好友,每当村里缺盐,刘伯素就捎去口信,他便推了盐来这里卖。
六
古时的集市上,还没有纳税和收管理费的,只有些要地铺钱的人。
那时,在胡营集上收地铺钱的人,是本村的刘二槐,也是土生土长的的庄户人。开始做事时,还算是本本分分的,到了后来也染上了吃、拿、抢、要的恶习。平日里拿赶集人的瓜果梨桃,要是逢年过节,就会变着法的要人家的鸡鸭鱼肉,拿回家去饱口福。
这年的大年集上来了个卖猪下货的,是青州人。那汉子一根扁担,挑着两个条编的大筐,装着满满的猪头,都是鲜鲜亮亮的。来到集上,刚摆好摊子,赶集的人就围上来,争先购买。刘二槐收着地铺钱,来到跟前,那下三烂的眼望着筐里的猪下货,直流口水。便装腔作势的喊:“喂,掌柜的交地铺钱了!”
听到刘二槐的喊声,那汉子停下生意,一边递烟一边问交多少。刘二槐板着脸说:“这两个筐占地方不大,可是围着的人多,就交一两银子吧。大过年的,就算照顾你了。”
那汉子听了,知道刘二槐是在欺他一个外乡人,心里不甘,便死活不交。刘二槐见他不受头,就两眼一瞪,恶声恶气的说:“不交银子可以,赶紧收了摊子滚蛋。要不然我叫人来砸了你的摊子!”
汉子开始怕起来,就苦苦哀求:“你行行好吧,这是最后一个年集了,不赶快卖了这些下货,我拿什么给老婆孩子置办衣物。你就行行好吧!”
刘二槐见自己已威住这汉子,口气就缓了下来,“占地交银子,这是天经地义的,要想卖下去,就快快把一两银子交了。”
刘二槐一边要着银子,一边蹲下身子,挑两个肥肥的大猪头拿在手,贪婪的望着汉子说:“你这猪头好鲜亮……”
汉子看出他的心思,极不情愿的说:“你要是稀罕就拿一个回家吧。”
刘二槐怒道:“我这一两银子就值一个猪头吗?小气!你不交钱,我就拿着两个抵了吧。”
说罢,刘二槐不管那汉子如何伤心,提着猪头就要离去。一旁的刘伯素见这家伙又做坏事,就要教训他一番,口中便默念起法语来。刘二槐刚走了几步,感觉到手中的猪头在动,他好奇的低头一看,见手里的两个猪头成了血淋淋的人头,那人头上的眼睛,还翻着白眼珠怒视他,刘二槐失魂落魄,大叫一声,扔了要跑,那两个人头却咕噜噜的滚到他前面,咧嘴呲牙的要啃他,把个刘二槐吓得双腿发软,瘫坐在地,哭爹叫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