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感天动地的历史真相
赵盾前脚刚走,晋国后脚就出了大问题: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名叫赵穿,他就在朝廷之上公然杀死了晋灵公,此时,赵盾连晋国国境还没有出呢。
赵盾闻听消息,马上兴冲冲调头返回。在第一时间赶到了晋国都城,料理乱局。他果断地让赵穿从周朝的京城迎来晋文公重耳的儿子,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黑臀,让他即位,这就是晋成公。
史书没有记载在晋灵公被杀这一事件中,赵盾到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晋灵公的被杀,赵盾难逃干系。
果然,不久之后,晋国朝野就对此有了风言风语。国人这么议论赵盾:“你身为正卿,说是逃亡,却连国境都没有走出。等到你回来继续主持朝政之时,你也不追查国君被杀的事件,更不去诛讨逆贼,真有你的啊!”
所以,晋国的史官就在史书上这样记载:“赵盾弑其君!”意思就是赵盾有杀君之罪。这个史官名叫董狐,董狐因在此事上坚持原则而名垂青史。孔夫子曾对此大加赞赏。后来文天祥在《正气歌》里也曾这样写道:“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通过这些,我们也许可以看到,世人和历史并没有站到赵盾这边。同时这也让我们看到,历史上真实的赵盾,和《赵氏孤儿》中赵盾的形象相去甚远。
晋成公在位七年之后去世,在赵盾的帮助下,晋成公黑臀的儿子据即位,他就是晋景公。在晋景公的时候,赵盾去世,他的儿子赵朔承袭了他的爵位,其夫人则是晋成公的姐姐。此时,赵家已经成为晋国政坛上炙手可热的势力了。然而物极必反。晋景公即位之后,要对赵氏家族下手了。
此事事关重大,晋景公在下定决心之前,显然做过周密的部署。
首先,他把行动的前锋选定为屠岸贾,之后将屠岸贾提拔为司寇。司寇地位较高,略相当于卿,主要职责就是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务。
为什么选定屠岸贾呢?
首先,因为屠岸贾这个人是当年晋灵公的近臣,深得晋灵公的信任。而晋灵公是被赵盾的兄弟赵穿杀害的,因此,屠岸贾对赵氏家族心怀不满,由来已久。
其次,他要让让屠岸贾制造政治舆论。因为屠岸贾负责刑狱、纠察等事务,因此,他就有资格重提晋国历史事件,譬如重新审查晋灵公被杀事件。屠岸贾果然以晋灵公被杀事件为突破口,抓着这件事不放手,扬言要惩治当年杀害晋灵公的元凶。这样一来,赵穿就在劫难逃,赵穿是赵盾的兄弟,此事最终也必然会牵连到已经去世的赵盾。一旦牵连到赵盾,那么赵盾的儿子赵朔就岌岌可危了。因为屠岸贾公开宣称:“赵盾虽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贼之首。做臣子的杀害了国君,他的子孙却还在朝为官,显然这不符合道德和法律,必须予以纠正。”
这是赵盾家族长期控制国政、朝政的自然反弹,也是晋景公意欲结束大权旁落局面所做的一次努力。很明显,这次重提历史的举动,矛头针对的是赵朔,根本目的在于改变眼下晋国政治格局的对比。
但是,经过了赵衰、赵盾、赵朔三代的努力,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上已经发展出来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力量,为了降低行动的风险,屠岸贾采取的是突然袭击的战术。他带领将士在下宫突袭赵氏,杀死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且灭绝了他们的家族。
在这次大清洗中,晋景公还没有丧心病狂到六亲不认的程度。在赵氏被灭门之时,晋景公为自己的姑妈留了一条生路,让怀孕的姑妈躲到自己的宫殿里,这个可怜的女人因此保全了性命。
赵朔的妻子后来生下来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赵氏孤儿。他的名字叫赵武。
这段史实,就是赵氏孤儿之所以成为孤儿的原因,可以看做赵氏孤儿前传。
这个命苦赵氏孤儿,将要迎来什么样的命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