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夜走野兔岭
乾隆点点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就上了街。要说湖州真是富庶之地,店铺林立,欢声笑语,没有一点受灾的情景。乾隆爷这个高兴,边走边看,忽然见一家饭馆门口排着一溜儿人,就问知府。知府回禀道:“回皇上,这家店新近做出一道名菜,叫做焖兔肉,美味非常,但是每三天只供应一道,所以需要排队预约。”
听这么一说,乾隆也来了兴致:“既然这样,朕也要享享口福。”皇上当然不用排队,知府直接去找饭馆老板,没想到老板苦着脸说:“这道菜不是我们做的,是别人做好了送来的。请稍等片刻,送菜的人马上到。”
等就等吧,乾隆也不生气,就坐在店里喝起了茶。不多时,一个戴头巾的半大小伙子进了店,把一个食盒打开,露出里面的兔肉。闻着扑鼻而来的香气,乾隆觉得自己都要融化在兔肉里面了,急忙拿起筷子吃起来。吃了一大半,才想起要是把做菜的厨子弄进宫多好啊,不就每天都能吃到这美味了吗?于是就喊来小伙子:“过来,朕有话要问。”
小伙子走到近前,乾隆怎么看怎么眼熟,忽然道:“你把头巾摘了。”小伙子左右躲闪就是不摘,旁边的知府急了,过去一把就扯去头巾,结果露出一颗光头,是小和尚释远!
乾隆爷一下子就想起昨晚释远烤夜壶的情景来了,但他碍于面子没好意思明着问,而是绕了个弯:“你这个兔肉,是不是装在一个圆咕隆咚的东西里面,塞住口子,然后用慢火烤的?”释远还没认出眼前这位皇上就是昨晚的施主,懵懂地点了点头。乾隆立刻捂住了胸口,喊着:“快!快!”知府慌忙过来:“您龙体欠安?”“不是,给我个痰盂!”痰盂送到,他哗啦一下子,就把吃进去的东西原样吐出来了。
漱过口后,乾隆爷的火就上来了:“大胆释远,身为出家人,竟敢杀戮野兔,大肆烹饪出售,该当何罪?”
释远一听扑通就跪下了:“小僧知罪,可是没办法啊。今年早春三月遇上春旱,禾苗大半枯死,乡下人家都在度饥荒,哪还有人到我们的小庙施舍?野兔岭一向野兔众多,常常有撞树撞死的,掉崖摔死的,我就捡了来,放在那个……”说到这里,释远看了一眼乾隆,才继续说:“放在那个圆骨隆咚的东西里烤。为防香气散出,我就用塞子塞住壶口。不过圆咕隆咚的那东西是新买的啊,而且洗涮多次,兔肉我也从没有吃过,都用来换白米了,换来就悄悄放在山门外。我师父还以为是佛祖慈悲,其实都是我用兔肉换回来的。”
听到这里,乾隆才知道今早吃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这时他不那么恶心了,就和颜悦色地问:“你说乡下在度饥荒,可是现在大街上买卖兴隆,游人如织,哪有受灾的样子?”释远叹口气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城里人大都富裕,本地受灾,他们就花钱买外地粮食,就连这种高价兔肉都要排队来吃。可是乡下庄稼人没有积蓄,一旦受灾就要忍饥挨饿,连我们的小庙都受牵连。”
乾隆听完,就问知府:“看来乡下是真的受灾了,你怎么不报?”
知府吓得面如土色,边磕头边低声说:“我是报给和中堂的,但他在回文里说万岁爷今年要办个千叟宴,为图吉利所需花费不动用国库,要各府今年的十分之一赋税承担。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说还是不要报灾免税为好。”
这话一说,乾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因为办千叟宴这话千真万确是他说的。既然这样,他倒不好怪罪知府了,只是说:“朕特批,湖州今年的赋税就免了。”
追查来追查去,原来根子在自己身上,乾隆好生不痛快,也没兴致继续游江南了,想着还是回京吧。临走前想起老方丈知空,他肯定知道小和尚烤夜壶是在煮肉,不然就不会编一套假话哄骗自己,害得自己大吐特吐。想到这里,他带着释远和一班衙役就上了野兔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