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上虱外传

儿童资源网

鼓上虱外传


  接下来的事,就水到渠成了。时迁钻进禅房,将那头烂醉如泥的猪装入麻袋,轻轻移了出去,顺手取了和尚的袈裟,自己再爬出来,把猪负在肩上,用袈裟一盖,扬长而去。
  走了十几里地,天色渐明,路上已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有熟人问道:“时迁,你扛的是啥东西啊?”时迁翻了翻白眼:“你这是咋说话呢?告诉你,我扛的不是东西,是我二叔!他昨晚在山上与和尚吃酒,醉了,害我来背!”“哎呀,对不住,得罪了,不过时县令这酒也是醉的狠了,还闻见酒气儿呢!”
  到得县衙,红日方升。时迁将麻袋放下,解开。“二叔,你的故人,不不不……你故人的猪来了!可要验照验照?”时县令揉了揉眼睛,眨巴眨巴。“没错,我前儿去和尚那里才见过,你小子还有两下子!”
  时迁一乐:“二叔过奖了!你就接着吩咐吧,还要两样什么物件,我给你取来!”时县令满脸怒容:“你小子别得意,骑驴看唱本,咱爷俩走着瞧!你今晚再去卧牛山,明天一早,将大和尚的睡的凉席给我取来!”说罢,转身往内堂而去。
  时县令一肚子火没地方出,把昨日送信的手下传了过来,一顿臭骂。又写了一封书信,信中不免将那和尚一番抱怨,又千叮呤万嘱咐,让他今晚看好了凉席,不可再次失误。完了,还叫那手下送了过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那大和尚,打个盹醒来,只见猪去屋空,心中又急又气,提了把戒刀追了出去,一口气奔了十来里地,却哪里还有时迁的人影?
  和尚一心懊恼,回到庙中。时不多久,送信人又到了。和尚说:“你且回去,上覆你家主人,昨夜是我一时大意,打了个盹,再者,也没想到这贼子还真有这妙手空空的伎俩。今夜,我就睡在这凉席之上,就是夜里如厕,也把它背在身边,看那贼人如何得手!”
  话休烦絮,月升日落,又是夜深时分,时迁再上卧牛山。
  来到和尚卧房之外,一片黑灯瞎火,全不似昨夜光景!照例巡视一番,也没见机关陷阱,折回身来,潜伏半响,只听得卧房内鼾声渐浓。时迁还是惯用手段,先在墙上掏了一个洞,定睛往里一看:那和尚直挺挺的睡在凉席中间,脑后枕着一把明晃晃的戒刀,两旁还各睡着一个小沙弥,都是七八岁的模样。时迁天生贼眼,目力极佳,纵使夜里无星无月,周边十丈之内的细小物件都能一目了然。
  那和尚昨夜几乎是一宿没睡。白天呢,本就为了丢猪的事气恼,又见时县令信中颇有失望、责怪、挪揄之意,更加睡不着。折腾了一天一夜,现在躺在凉席上,还真的睡熟了。不过,和尚也不担心,因为有言在先,不许使用迷魂烟的,你要取我的睡席,总得把我师徒三人移开吧,一有动静,我就醒了!
  时迁胸有成竹,溜进卧房,拿出一件宝贝。啥宝贝?他早就煮熟了一个南瓜,凉了以后又加了两个臭鸡蛋,用手揉面似的搅到一起。这时他取出一团不干不湿的南瓜泥,放在一个小沙弥的屁股下边,再用绣花针对着那和尚的脚轻轻一扎,然后缩在墙角看热闹。
  和尚挨了绣花针一刺,醒了,还以为是蚊子呢,也未在意。鼻子一嗅,不对劲啊,怎么这么臭呢?莫非是小沙弥在我床上拉屎?伸手往徒儿身下一探,粘糊糊的,沾了一手,凑到鼻尖一闻,臭不可当,不是米田共,又是何物!和尚向来喜洁,这一床腌臜之物,如何能睡?一边一脚,就把两个徒儿踹下床去,自己也下得床来,摸索火石,哒、哒、哒地打火,掌起灯,拿着抹布转回身来。睁大眼睛一看,不由得叫声苦,不知高低,哪里还有凉席的影子!!!
  时迁卷起凉席,夹在腋下,一阵风似的往山下而去。半路上还就着山泉将凉席洗刷干净,这臭哄哄的味道,毕竟不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