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就在韦孝章考虑给房子找买主的时候,儿子的手机突然响了。对方是莱阳市一家物业公司的物管员,说韦宏利的房租期已到,问他还租不租,如果不租就尽快将机器搬走。听说厂里还剩有几台机器,韦孝章眼前一亮:这不就是钱吗?他忙把侄儿韦宏涛叫来帮忙看护韦宏利,自己只身去了莱阳。
韦孝章走进了儿子倒闭的工厂,映入眼帘的是几台已经蒙尘的机器。为了评估这些机器到底值多少钱。他花钱请来莱阳一家鞋厂的机修工王师傅,弄清了这些机器的名称:冷热定型机、鞋头平整机、皮革裁剪机、前帮机和压底机等。王师傅说:“如果购买同样型号的新机器,至少要30万元。但现在这些已成了二手货,价格就难说了。”不懂行的韦孝章只好委托他帮忙找买家。
3天后,王师傅打来电话,说有家鞋厂愿以5万元买下这批机器。30万元的机器只能卖5万元,这不是趁火打劫吗?韦孝章在盛怒之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机器不卖了,自己接手工厂,继续干下去,反正伸头二刀,缩头也是一刀!如果成功,就能还上债务;如果失败,自己就与儿子一起命赴黄泉!
韦孝章重办鞋厂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都持怀疑态度:儿子不行,老子能行吗?毕竟是74岁的人了……韦孝章可不管这些。他接手工厂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办公室里放一张双人床,把儿子接过来,以方便照顾;随后,他与物业公司协商,用厂里机器抵押了半年房租。之后,又在社会上招聘了16名熟练工。
员工们上班第一天,韦孝章给他们安排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处理那3000双次品鞋,他说:“我给你们的是每双30元,卖多余的钱就顶你们这个月的工资干不干?”这些工人都是在鞋厂干过多年的行家。知道这些鞋做工虽然粗糙,但面料都是真皮的,30元肯定有钱赚。于是都同意了。
203次呼唤让植物人儿子苏醒
毕竟从来没搞过管理,工厂究竟该如何发展。真把韦孝章难住了。一天中午,他在整理儿子办公桌抽屉时发现了一张名片,名片的主人叫赵凡。他突然想起,这个人曾经是儿子鞋厂的车间主任,他能不能帮忙呢?韦孝章立即拨通了赵凡的电话。得知韦宏利成了“植物
人”,赵凡既震惊又悲痛。马上从深圳赶了过来……
赵凡被韦孝章老人的精神所感动,毫无保留地为工厂开出了一剂良方:“目前,厂里资金困难,机器设备不全,不能生产中高档产品,最好生产拖鞋,虽然利润低,但技术含量低,成本低,风险也小。”老人听得连连点头,决定放手让赵凡担任厂长,全权打理厂子。
但是,生产拖鞋的机器一台新机要50多万元,可韦孝章连5000元也拿不出来!见他愁眉不展。赵凡说:“二手机器不贵,东莞有一家拖鞋厂想转让,我去联系一下,用咱们车间现有机器与他们交换。”老人忙点头同意了。一周后,赵凡与东莞那家鞋厂达成了交换协议。2006年11月17日,韦孝章换回一台EVA型凉、拖鞋成型机。这种机器专门生产一次成型的塑料和发泡材料的凉鞋或拖鞋,日产800双:与此同时。厂里的次品鞋已处理得差不多了,他手里有了6万元流动资金。
2007年1月1日,宏利鞋厂重新开业,韦孝章将产品定名为“宏利”牌拖鞋!当时正值年头,生产出的产品正好抢占夏季市场,兆头不错!在管理工厂的同时。韦孝章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护理植物人儿子:每天要喂食3到5次,经常用手指抠出儿子无力拉出来的大便。另外,卡痰是“植物人”最危险的杀手,如果不及时将痰吸出,5分钟就可能会毙命。每当听到儿子呼吸带有痰鸣音时,他就用嘴帮儿子将痰吸出来……
2007年3月29日,济南市一个小商品批发商看好“宏利”牌拖鞋,经协商,韦孝章将济南市的销售代理权交给了他。签合同时,商家交了2万元押金,这是工厂重新开业后赚到的第一笔钱!韦孝章非常激动,他拿着这些钱,立即赶回老家,准备还债。
韦孝章回村还债的事惊动了所有债主!他们将韦孝章团团围住,每人手里都举着一张借条,都说自己家里有困难要先还!韦孝章紧紧地抱住装钱的包,禁不住老泪纵横。见老人哭了,债主们才平静下来。但这2万元钱究竟先还谁呢?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抓阉!经过抓阉,韦孝章还了两份债务。他一赶回厂就坐儿子床边,把借条举到他眼前,说:“儿子,你看清楚,这是爸爸为你还掉的两笔债!爸爸知道你是被这些债压垮的,现在你该放心了,爸爸一定帮你把这些债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