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的疲劳还能挺过去,但精神上的压力,却让丁尚彪苦恼不已。作为非法居留者,他每天都生活在随时可能被发现、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恐惧中。丁尚彪曾在一个码头做搬运工,有一天,他正在搬货物时,突然有两个警察走过来向搬运工打听事情,吓得丁尚彪连忙丢下手里的货物,撒腿就跑。结果,他拼命干了一天活应得的工钱全泡汤了。这种事,丁尚彪在日本经常碰到。每一天,他都要紧绷着神经,为了减少麻烦,他每天都要乘坐最后一班地铁回到自己的那个小屋。
除了怕警察,在日本过年,也是令丁尚彪感到恐慌的事。这本是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飘零异国他乡的丁尚彪,却只能一个人呆在8平米的房间里,望着天花板默默想家。那种感觉,比用钝锯拉心还难受。几年来,他感觉最大的苦不是工作多累,生活多艰辛,而是一个人常年孤身作战,无法体验到家庭的温暖,每当看到别人一家几口说说笑笑地从身边经过,他都羡慕不已。尽管饱尝思乡之苦,但由于护照早已作废,丁尚彪这个“黑户”不敢回国探亲,因为按法律规定,他一旦离开日本,就再也不能踏上这个岛国半步。所以,他只能把对家人的强烈思念深埋在心底。
到了1992年,丁尚彪终于还清了国内的债务。但他仍不敢乱花钱,而是把积攒下来的每一点钱都寄给家人。他在日本挑最便宜的饭菜吃,有时干脆吃餐馆客人剩下的食物,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为自己添件新衣,并且全年365天干工作,从不休息一天。“也许是因为穷惯了,每天只知道拼命打工挣钱,钱放在口袋里,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花。”丁尚彪说,他只有一个信念:自己在日本多打一个小时工,女儿将来就可以安心地多读一个小时的书。
1996年秋天,一位名叫张丽玲的中国留学生被丁尚彪的人生经历所震撼,决定为他拍一部纪录片。为了还原主人公在日本的真实生活,她开始举着摄像机随丁尚彪一起风餐露宿。没想到,这一拍就是10年,从日本、中国,一直拍到了美国。
让丁尚彪感到欣慰的是,女儿没有辜负他的厚望,1997年夏天,丁琳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纽约州立大学。丁尚彪握着女儿报喜的越洋电话,喜极而泣。丁琳乘坐的飞机先在东京中转,再飞往纽约,其间有24小时的停留时间,她决定去看望8年没见面的爸爸。
走红日本, 中国打工汉成了银幕英雄
从小学时代与父亲分别后,丁琳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对于这次相见,她激动不已。但作为非法滞留者,丁尚彪不能去机场接女儿。在约定好的一个地铁站,丁琳兴奋地大喊:“爸爸,爸爸……”8年没有见面,她还是远远地就认出了站台上的父亲。丁尚彪看着眼前的大姑娘,不由愣了一下,继而才惊喜地说:“琳琳都长得比爸爸高了!”分别8年之久的父女,在异国的土地上紧紧拥抱在一起。
老丁带着19岁的女儿,来到自己工作过的一家餐馆吃饭。一进门,昔日的同事们都热情地用日语和他打招呼,丁尚彪向大家介绍丁琳,并自豪地说,女儿明天就要去美国读书了。
饭后,丁尚彪带着女儿进了厨房,参观了他曾经刷盘子的洗碗池,又把女儿带到他“战斗”过的菜锅旁,语重心长地说:“爸爸前几年就是在这里打工的……”看着一摞摞油污不堪的碟子,感受着菜锅旁那令人头昏脑涨的高温,丁琳深深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
入夜,丁尚彪带着女儿回到了那个狭小的家中。他从枕头下面拿出一本珍藏了近10年的笔记本,递给女儿,丁琳小心翼翼地翻开本子,里面记的都是她小时候的学习情况——1988年6月考试成绩:95分,97分,100分;三年级语文考试中的扣分原因:“舌”字中间短了一点,扣掉1分……还有一张她小时候写的《保证书》:“以后我再也不惹妈妈生气了。”这些珍藏多年的记忆,寄托着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尚未看完,丁琳已经泣不成声。
幸福而短暂的时光一晃而过。第二天,丁尚彪和女儿一起坐上了去成田机场的地铁。由于是“黑户”,他必须在机场的前一站下车,无法送女儿登机。“好了,爸爸不能再送你了。”丁尚彪两眼一红,泪水不听使唤地滚落下来。他走出车厢,站在月台上,隔着玻璃窗呆呆地看着车里的女儿。当女儿的身影随着列车的移动而消失后,丁尚彪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从女儿到美国读书的第二年起,丁尚彪的妻子就开始申请赴美签证,想去探望孩子。可惜,星条旗不懂一位中国母亲的心,连续申请了5年,11次,她都被拒签了。直到2002年春,她的第12次申请才终于获得批准。更令她高兴的是,在飞往纽约的途中,利用中转时间,她最长可在东京停留72个小时,这是她和丈夫见面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