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养女情岂能被穷字割断

儿童资源网

20年养女情岂能被穷字割断

  老人家一番话惊醒了程雪芬,连死都不怕,她还怕活吗?她横下一条心,即使自己再苦再难,也要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未婚妈妈含辛茹苦

  撑起生命的天

  程尘伤心地说,从小到大,和养母的相依为命,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那时,程尘和养母没有住处,只能住在高桥门附近的一个炮楼里,她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程雪芬从垃圾堆里淘出来的。下雨天没有雨衣,就将大塑料袋挖个洞套在程尘身上,没有伞,就用梧桐树的大叶子顶在头上。平时,程尘总要穿得比别的孩子多一件,因为程雪芬害怕她生了病而没有钱看病。好在程尘从小到大身体很好,几乎没生过什么病。

  程尘5岁就能帮母亲洗衣服,6、7岁就会烧饭等着母亲回家吃。每天程雪芬捡垃圾回来,她都会为母亲倒好洗手水。程尘说,她小时候第一次炒菜,切白菜时不小心把手给切破了鲜血直流;由于做饭不知该放多少水,结果把米饭都烧糊了,可母亲还直夸她做的真好吃。第一次洗衣服的时候,怎么都洗不干净,把小手都搓掉了皮,可母亲却非常开心地穿上她洗好的衣服,不停地夸赞道:“我女儿真行,这么小就把衣服洗得这么干净,真了不起!”程尘说,她从小就喜欢听到母亲的表扬。

  程尘说她在2岁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出去乞讨,小小年纪尝尽了生活的磨难。她摸了摸眼角处的一块伤疤伤感地说:“这个伤疤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有一次,我和母亲乞讨来到一家小卖部门口,这时一只大公鸡疯狂地向我扑了过来,啄得我满脸是血摔倒在地。我的哭喊声惊动了在不远处讨饭的妈妈,她看到店主竟然在一旁看热闹似的哈哈大笑,母亲非常生气地对店主说:‘要是你的孩子你还笑得出来吗?’后来店主自知理亏,便从店里拿了两块糖给我。结果母亲当着他们的面把糖给扔了。我忘不了那天回家后母亲把我搂在怀中痛哭的情景。”

  程尘7岁那年,程雪芬几经周折把她送到高桥门15里外的江宁县上坊乡上学。程雪芬不敢轻易去学校,怕程尘因有个年轻妈妈而被同学歧视,平时学校开家长会,她都请熟人代为参加。

  聪明乖巧的程尘没让母亲失望,她每天背着打着补丁的书包来回奔波30里路,从来不缺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生”。小学毕业后,因为没有户口,她上不了南京的中学,程雪芬设法为她在淮安挂靠了一个户口。2000年,程尘以优异成绩考进了淮安重点中学——吴承恩中学。虽然每月生活费不足100元,可她学习异常刻苦,成绩总排在年级前三名。

  2004年高考,程尘以547分的好成绩,被南京五所高校同时录取。

  然而,就在程尘飞扬青春期待美好的大学生活时,人生长河的恶浪再一次吞噬了这对苦命的母女。

  这年夏天,程雪芬因租用该村的两亩土地与他人发生了纠纷,这个在南京没有任何背景的女人被人打得浑身是伤。为讨还公道,倔强的程雪芬不惜举债起诉对方。而与此同时,她早年在该租用地上建造的一间住房也被列为违章建筑而勒令拆除。这个没有南京户口的3口之家一下陷入了极度危机之中。

  30多年人生的沧桑、世态的炎凉、官司、债务、户口、2个孩子的沉重负担,在2004年春夏之交一起压上程雪芬心头,她感到透不过气来,从来没有这样疲惫、焦虑和失意过。而女儿4年高昂的学杂费又像一座大山压过来。她整天神志恍惚,有时呆愣在街上看着穿梭忙碌的人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当程尘欣喜若狂地把高校录取通知书捧到母亲面前时,程雪芬眼前一亮,但眼神随之黯淡下去。她淡淡一笑:“是件好事啊,孩子,但是,学费,妈妈付不起啊!你还是早点出门找事做吧。”

  程尘心如刀割,她跪在母亲面前哭求:“妈妈,让我上学吧!”面对孩子无助的乞求,焦头烂额的程雪芬心有不忍,硬凑了一些钱,并拿着女儿的入学通知书,向银行贷了一学期的学费。程尘每月的伙食费也被她缩减到50元。

  母亲啊,为何

  恩情的尽头是别离

  进大学后,程尘学习更刻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每到周末,同学们纷纷出去玩了,她却设法出门做家教。她每天只买1毛钱1两的米饭,喝不花钱的菜汤,饿着肚子上课是常事,她告诫自己要发奋读书,让妈妈将来再也不用捡垃圾了。

  可程尘没有察觉,生活的重担已使母亲的性格一天天发生变化,她甚至悲观厌世,几欲寻死。她常常流着泪告诉程尘:“我养活不了你了,你已长大成人了,许多事情不能完全靠家里,要么你就到外面打工,要么你就不要去上学了,后面3万元学费我肯定付不起……”虽然母亲自有她的道理,可在程尘看来,只有上学她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