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被火速送往十堰市总医院。脑外科专家紧急为燕子实施手术。
王家珍滴水未进,在手术室外站了一夜。直到看见女儿被推出手术室,她才心力交瘁地昏倒在地。这时,护士才发现这位母亲胳膊脱臼,脾脏、肋下等部位受损,全身伤痕累累。
四十多天后,燕子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正是深夜,和之前的每一个夜晚一样,王家珍握着女儿的手倚在病床旁打盹,燕子的手动了动,王家珍马上就惊醒过来,就着医院走廊上传来的昏黄灯光,她轻柔地抚摸着女儿的脸庞,又一次怀着期待轻声问道:“燕子,燕子?”
这一次,她触手处一片清凉。燕子醒了,她正在流泪。王家珍瞬间泪如泉涌,那是欢喜的泪啊,她颤声说:“燕子,妈妈在,妈妈在这儿。”
许久,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的女儿艰难地喃喃地吐出了两个字,似是鸿蒙初开,似是咿哑学语,似是迷路的孩子站在家的门口惶惑,更似一只折翅受伤的小燕子令妈妈揪心地啾唧,她在叫:“妈妈。”
王家珍欣喜若狂。突然,她又掩面啜泣起来:今天是女儿19岁的生日啊。
唤醒记忆,妈妈呼喊你温暖的名字
凶手逃走了,一直未能抓住。
为了挽救燕子的生命,王家珍和燕子的继父李之信花光了微薄的积蓄。当年,王家珍带着年仅8岁的燕子嫁给李之信,李之信像疼亲生女儿一样疼懂事的燕子。女儿遭此横祸。李之信万箭穿心,抱着女儿号啕大哭:“爸爸没有照顾好你,对不住你啊!”
虽经医院全力抢救,小燕子暂时没有了生命危险,然而她的头颅有杯口大的一块深深凹陷残缺着,仅仅只在上面覆盖着一层纱布,左手骨折处还需进一步恢复治疗。最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妈妈”,她什么都不会说,记忆丧失,几乎没有任何表情,智力下降到2岁孩子的水平。
燕子出院后,一家三口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他们在一家废品收购处的临时窝棚找到了落角处。
那是一段无比心酸和艰难的日子。每天清早李之信就出门乞讨了,他来到十堰繁华热闹的街头,一跪就是十个小时。李之信讨来的钱勉强能维持全家人生存。丈夫外出乞讨时,王家珍在家里对女儿进行恢复训练。
燕子不会主动喊饿,将馒头递到她手里,她张嘴就吃,不给她,她也不要;她不会上厕所了,稍不注意和忘了提醒,她就可能尿湿被褥和裤子;喊她的名字,她目光中似乎有什么晶莹的光亮闪过,然而只是一瞬间,又恢复了呆滞。
附近的居民听说了王家珍一家的悲惨遭遇后,自发地上门前来慰问她们。一位有经验的“月嫂”对王家珍说:“我看哪,你女儿的很多情形跟新生儿不一样,婴儿是浑不知事,而燕子是失忆,就像大脑里有扇门给关上了,里面是黑的,你要想办法找到钥匙,打开门,房子就亮起来了。”
王家珍决心将燕子当作初生婴儿一般,重新哺育她,重新启蒙她,重新构建她的人生。
她一边替女儿做按摩,一边在女儿的耳边“喋喋不休”地说话:
燕子,你还记得吗,妈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你生下来才4斤重,捧在手心里软软的,一双眼睛却黑溜溜的,真的像一只刚生下来的小燕子呀,所以妈就给你取了这个名字。
燕子,咱家屋檐下就有一个燕子窝,春夏时分燕子飞进飞出,你欢喜不已。秋天的时候燕子要飞去南方了,你会大哭一场,守着燕子的窝不肯离开。
燕子啊,关于燕子的故事还记得吗?燕子的记性可真好啊,无论它们飞多远,哪怕隔着千山万水吧,等到春天来了,草刚刚绿呢,它们就一定会回来。
往往说到这儿,王家珍会抬起头来注视着女儿,用手指替她梳理因为手术剪得短短的头发,指尖触碰到她左脑上约十多厘米长的刀痕时,她的眼圈就红了,喃喃地说:女儿啊,连小燕子都能在春天找到回家的方向,你呢?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终于有一天,王家珍能感觉到女儿的回应了,燕子悄悄地握住了妈妈的手指,燕子知道怎么和妈妈十指相扣,燕子明白和妈妈掌心相向了。
一天早上,王家珍蹲在出租房地上,面前摆放着大木盆正洗着衣服,她像照顾小时候的燕子一样,一边做着家务,一边给孩子讲故事。讲完了,她问:“燕子啊,你在听吗?”
就在这时,王家珍听见床上传来一声清晰的应答声:“嗯,什么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