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简介,张恨水作品

儿童资源网

张恨水简介,张恨水作品

  1967年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早晨,张恨水正准备下床时,突然仰身倒下,告别了这个他曾无数次描绘过的冷暖人间,走完了自己的人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无疑是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在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共完成作品不下三千万言,中长篇小说达一百一十部以上,堪称著作等身。而建国后所修现代文学史对他的评价,也因他后期参与抗战文学的创作而远在其他民国旧派小说家之上。

  “张恨水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长期作为一个悖论而存在着,一方面是学术界对他及其作品文本的理性思考,一方面则是笼罩在他身前事后的诸多谜团,对此缺乏较为系统的介绍——一种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史料考证。对于前者,我们的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对于后者,则涉及到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甄别,而此项工作对于张恨水研究来说却显得尤为重要,是一项艰难的基础性工作。

  张恨水最后只会南昌方言

  天柱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名人辈出,其中就包括张恨水,他与江西还有一段不解之缘。1895年,张恨水出生在江西广信(上饶市信州区),后由于祖父来南昌任职,张恨水也来到南昌。1912年,遭遇父丧家变,几经磨难的张恨水走上新闻和文学的道路。

  “祖父的祖籍虽然在安徽潜山,但南昌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张恨水的长孙张纪告诉记者,潜山、南昌、苏州、重庆、北京等地都是张恨水曾生活过的地方。张恨水聪明过人,对语言有极深的领悟能力,所以这些地方的方言他都能讲。然而到了生命的最后岁月,他会讲的方言只剩下南昌话一种。

  张恨水的主要作品

  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已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并拍摄发行)《八十一梦》《白蛇传》(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播出)《啼笑姻缘》(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秋江》《孔雀东南飞》(已改编为电视剧本并录制发行)《西北行》《荷花三娘子》《陈三五娘》《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太平花》《燕归来》《夜深沉》(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北雁南飞》《欢喜冤家》《满江红》(已改编为电视剧红粉世家)《水浒新传》《斯人记》《落霞孤鹜》《丹凤街》《傲霜花》《偶像》《纸醉金迷》(已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美人恩》《杨柳青青》《大江东去》《现代青年》(已改编成电视剧梦幻天堂)《秦淮世家》《艺术之宫》等。

  20~30年代初所写的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姻缘》,通过恋爱悲剧反映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后者更是风靡一时,它将言情内容与传奇成分读为一体,在传统章回体式中融入西洋小说技法,吸引了各个层次的广大读者。

  “九·一八”事变后所写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国难小说”,如收在《弯弓集》内的短篇小说,意在“鼓励民气”(《弯弓集·序》)。中篇小说《巷战之夜》,则直接描写天津爱国军民反抗侵略、浴血奋战,艺术视野趋于开阔,格调趋于豪放。

  写于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后的长篇小说《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社会讽刺小说,巧于构思,富于想象,讽喻辛辣,现实主义成分明显增强。此外,长篇小说《落霞孤鹜》《银汉双星》《满江红》《夜深沉》《蜀道难》《水浒新传》《大江东去》《石头城外》《热血之花》《纸醉金迷》《魍魉世界》等都是有影响的作品。

  《热血之花》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军暴行的中国作品。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中国军队“以一敌八”,浴血巷战,乃至全军牺牲,惊天地、泣鬼神!此外还有《仇敌夫妻》等。

  《八十一梦》《巴山夜雨》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胜利后“痛定思痛”之作,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