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
这种奇妙的射线,对玛丽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使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于是,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虽好,可难度太大,研究起来怕是不太容易”彼埃尔关切地说。
“这我知道,”玛丽笑道:“正是因为它有难度,我才去选择它!”
看着妻子认真而坚定的面孔,彼埃尔没说什么,开始为妻子奔东忙西,做起筹备工作,经过彼埃尔的多次努力,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自己也放下正在研究的课题,同妻子一道进行工作。可实验条件太差,屋顶漏雨倒不要紧,最麻烦的是仪器太少。但居里夫人根本不把这些外在条件放在眼里,因为她知道,科学研究方面的难度比这些更大,她心中关心的只是她的研究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可见贝克勒所发现的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因此,她做出大胆判断: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居里夫人把它定名为“镭”,因为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当时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认为居里夫妇只是一种假设,甚至有人说道:“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
要提炼镭元素,需要足够的沥青铀矿,而这种矿很稀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可根本无法得到。这件事后来传到奥地利,迅速得到奥地利政府的支持,赠送他们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残渣,这才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经过3年多的艰苦工作,居里夫妇终于在1902年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发现这种元素的放射性比铀强200万倍,因而它不用借助任何外力,就会自然发光发热。
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
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金。
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有人劝说居里夫妇说:“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翁!”
“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妇毫不犹豫的回答。
居里夫妇非常信奉“科学是无国界”的,也可以说,这是他们献身科学的共同宏愿。但不幸的是,1906年4月的一天,在一次车祸中彼埃尔·居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居里夫人强忍悲痛,继续进行自己的科学研究。1910年,居里夫人成功地分离出纯镭,分析出镭元素的各种性质,精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在同年居里夫人出席的国际放射学理事会上,制定了以居里名字命名的放射性单位,同时采用了居里夫人提出的镭的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