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拿破仑

儿童资源网

青年拿破仑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革命,准备随时为革命献出一切,甚至生命。
  与此同时,拿破仑参加了多次反欧洲封建联盟对法国革命的干预,这使年青的拿破仑有了充分的锻炼机会,他也充分地利用了这些机会。在斗争中,他越来越熟悉封建势力对革命运动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也越来越明白应该如何对付封建势力。这对他以后领导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
  终于,青年拿破仑有了独自率军作战的表现机会。
  1793年,拿破仑24岁,血气方刚,斗志正旺。这一年,法国保王党人在英国人的大力支持下,试图消灭革命军。他们一举攻占了法国南部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重镇土伦。拿破仑奉命迅速夺回土伦,击溃保王党。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土伦是南方大门,其防御工事非常坚固,而且,保王党准备以此为据点,进一步扩大战果,所以严加防范。
  “怎么办呢?这可是自己的表现机会,如果成功了,以后会有很好的前途;如果失败了,以后可能永无出头之日!所以,这次行动,只准成功,不许失败!”拿破仑很明白这件事情对他的意义,于是他尽了最大努力去准备。
  经过认真、谨慎地调查、准备,拿破仑认为,要以强火力攻克土伦。于是,他加紧修建大炮、训练炮兵。几个月之后,一支炮兵部队在拿破仑的精心策划下开到了作战地点。”准备作战!”拿破仑下达命令。
  “呯、呯、呯”几声枪声后,拿破仑的士兵倒下了几个。原来,保王党们躲在暗藏的工事里,趁拿破仑不注意,率先向拿破仑的军队开火了。
  拿破仑一看,自己的士兵先倒下了几个,非常气愤,他所率领的炮兵战士,因大多是几个月前集训的,没有上过战场,看到这种场面,一部分士兵害怕了。拿破仑感觉到,要是不马上发起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只听见“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声袭向保王军阵地。一阵炮声过后,敌人倒下了一大片。拿破仑的士兵一看报了死亡士兵的仇,一下子来了劲,接着又是一阵“轰轰”的巨大声响。敌人的防御工事被摧毁了。
  “冲啊!”拿破仑身先士卒,看到时机一到,他第一个跃出阵地,冲向敌人。
  士兵们一看指挥官这样勇猛,也一个个如离弦之箭向敌人猛扑过去。
  经过激烈地交锋,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拿破仑取得了胜利,占领了土伦。不出拿破仑所料,这次胜利使法国军官们对拿破仑这个年轻的下级军官另眼相看,而且为了表彰拿破仑为革命所作出的突出贡献,他被破格提升为将军,拿破仑非常高兴。
  但拿破仑高兴得太早了,革命政府中不少人对这个出身贵族家庭的青年将军表示怀疑。他们怀疑他参加革命的目的与动机,他们不相信这位连法语都说不好的青年是真正的革命者。有人甚至编造一些故事诬陷他,致使他遭受不应遭受的迫害。拿破仑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二年。
  1795年,保王党人收买了巴黎的武装警备司令,国民议会受到保王党人的包围。这时国民政府中有人想到了拿破仑,于是他被重新起用,被任命为法国“内防军”司令。这年10月,拿破仑指挥6000士兵,去对付近3万人的保王党部队。这种情况对于年青气盛的拿破仑来说,一点也不感到害怕,他反而认为,这正好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自己的才能。他认为,如果自己是3万兵力,而敌人只有6000,那么,打胜了也不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