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以后,老两口便如珍似宝地抚养着小姑娘。小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珠变得黑黑的,头发柔顺光泽,皮肤白里透红。显得既秀气,又聪明。
叁
随着姑娘一天天长大,她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而感到幸福,但也常为自己的形体异常而害羞,不愿在人前抛头露面。由于姑娘的容貌非常俊美,凡是见过一面的人没有不惊叹的。也有人为了多看一眼姑娘,特意走狠远的路来小店铺买蜡烛。
看着这些被出售的蜡烛。姑娘心想,要是蜡烛被描绘出美丽的图案,人们定会更乐意来购买,也会买得更多。可姑娘从来没有学过绘画,怎样才能画出那些图案呢?让她自己也没想到的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使用鲜艳的红彩,就在雪白的蜡烛上画出了狠多漂亮的鱼、贝以及水草之类的图案。
看到姑娘在蜡烛上的绘画,老爷爷和老奶奶大为吃惊,不敢相信。那画里充满了奇异的力量,具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妙。因为这些图案,小店铺的蜡烛销量大增,来买蜡烛的人络绎不绝。
就在这时,又传出一个神奇的故事。渔民们把神社里烧剩的蜡油带在身边,出海打鱼时,不论遇到多么厉害的暴风雨天,也不会遭到舟覆人溺的灾难。
蜡烛的销路越来越好,老爷爷从早到晚拚命地赶制蜡烛,老奶奶也在店铺前忙个不停。老两口的抚养、和疼爱,让姑娘感动不已,眼睛时常汪着热泪。她也整天盘在在老爷爷身旁,忍着手上的疼痛,不停地往蜡烛上描画彩图。
这件事连远方的村镇都知道了。远方的船员,还有渔夫们,为了得到神社里烧剩的蜡油,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因此,不管是夜间还是白昼,山上的神社从未断过灯火。特别是晚间,那灯火的光芒显得更加美丽,从遥远的海上也瞧得见。这座小山也逐渐有了名气。
然而,香火旺盛,却没有人想到一心一意往蜡烛上画彩图的姑娘。姑娘劳累的时候,常常在美丽的月夜,把头伸出窗外,怀恋地望着那片远方的蓝色大海。
四
有一次,从南方国家来了个江湖商人。不知是从哪儿打听到,还是他什么时候见过姑娘,他看出姑娘不是人类,而是世间少有的人鱼,便偷偷来到老两口跟前,背着姑娘,说道:“我出大价钱,你们把人鱼卖给我吧!”
最初,老两口觉得这姑娘是神仙赐给的,执意不肯卖给他。江湖商人仍不死心,又来到老两口跟前,恐吓地说:“这人鱼,古来就是不吉祥之物,留在身边,你们迟早要遭殃的!”
老两口一下子被吓住了,不敢再坚持留住姑娘了。加之听说能赚大钱,便爽快地答应把姑娘卖给这位江湖商人。
当得知自己被老两口卖掉时,姑娘十分悲伤和难过。她舍不得离开这个家,也害怕到那远隔千里,炎热而又陌生的南方国家去。她哭着哀求老两口:“我愿意多干活,请你们千万不要把我卖到南方去!”
此后,姑娘往蜡烛上画彩图画得更勤更专心了。可是,看到这种情景,老两口却无动于衷,既不觉得姑娘可爱,又不觉得姑娘可怜。已经财迷心窍,变得无情无义的老两口,怎么也不答应姑娘的请求。
一个月色明亮的夜晚,铺子前边突然喧闹起来。原来是那个江湖商人定于今夜来接姑娘。在商人随带的车上,载着一个装有铁丝网的大方木箱。这只木箱曾装运\过老虎、狮子以及豹子等野兽。江湖商人说:人鱼也是海中的兽类,所以要把她同老虎、狮子一样对待。
这时,姑娘正坐在窗边,画着那画不完的蜡烛画。听着波涛的轰鸣声,思考着自己的前途,姑娘不觉悲痛起来。她听着听着,觉得远方有人在呼唤自己。可从窗户向外看,只有无边无际的蓝色大海,映着那皎洁的月光。
老两口走进屋来,对姑娘说:“喂!接你的人来了,你该走了!”
由于他们催促得狠紧,姑娘未能来得及绘完身边的蜡烛,只是把蜡烛涂成了红色。姑娘留下了两叁根红蜡烛作为纪念,含泪辛酸地离开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