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兵部尚书的石星决定派谙熟日本语言的沈惟敬,作为中国特使前去和日本商议。到了平壤之后,日本方面表示给中国一个面子,也不愿意和中国作对。如果中国方面愿意,日本可以撤出平壤到大同江以南,和中国划江而治,瓜分朝鲜。日本人心也真大,大同江在哪儿?大同江南面大概是朝鲜三分之二的领土,而中国可以分到的仅仅是三分之一。
再说中国作为朝鲜的老大哥岂能这样任人宰割朝鲜,自己都舍不得打骂呢。中国断然拒绝了日本方面的无理要求,同时表示朝鲜作为一个国家,理应收复自己的领土和主权。当年九月,明王朝派遣李如松为大将,率领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的就跨过了鸭绿江。
开赴朝鲜战场后,李如松先与朝鲜国王会合,之后开始进攻。战争伊始,中国军队士气高涨,势如破竹,很快就相继收复了平壤、开城等地。受挫后的日本军队,见正面迎击不行,就该用智取。日本派了一个间谍,让李如松放松了警惕,正当李如松得意忘形之时,日本来了一个突袭。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军队仍然将日本军队击退。
最后兵败如山倒的日本军队撤离到最初登陆的釜山,丰臣秀吉则打道回府,返回日本老巢,只留下一些兵将继续坚守釜山等候命令。除了釜山一地,朝鲜全国光复,明王朝下令朝鲜国王不用再搬家到中国了,还都汉城。白捡了个便宜的朝鲜国王喜得屁颠屁颠的。
之后中国主张谈判解决,关系双方实现和解,朝鲜方面对于和解当然自是求之不得。谈判一事儿由沈惟敬出面负责,最后中日双方决定,中国方面要做的是册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允许日本贸易往来。与此同时,日本军队必须撤出釜山。但是不要忘了日本尚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天皇,虽然主张大权的是丰臣秀吉,但是他会接受“国王”称号的册封吗?
丰臣秀吉何许人也,当然不可能。丰臣秀吉之所以这么做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以便暗自集结兵力,重整旗鼓。一五九六年,中国使节团前往丰臣秀吉在日本大阪的老巢,举行册封典礼,朝鲜方面也派人前往。令中国和朝鲜大为不解的是,丰臣秀吉横挑鼻子竖挑眼的,一会儿嫌中国使节团人员的官位太低,一会儿嫌礼物弱爆了,不仅是在侮辱日本,同时也实在侮辱中国。
丰臣秀吉又把责任推到朝鲜身上,要中国惩罚朝鲜,并且开始着手在釜山发起攻势。丰臣秀吉爽约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了明王朝兵部尚书石星和谈判全权代表的沈惟敬被明王朝问责处斩。两人死后,明王朝又派杨镐、邢玠二人接管朝鲜战场。
杨镐在战场上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只得落荒而逃。最后靠着邢玠的生死抵抗,同时骚扰日本的补给,才得以抵挡住了日本陆军的攻击。不久,也就是一五九八年,丰臣秀吉在大阪被阎王爷请去喝茶,死前下令撤军,也得以让岌岌可危的日本军队保留了颜面。当然更值得庆贺的是朝鲜。
随着日本撤军的是中国军队,历经长达七年轰轰烈烈的抗日援朝也落下了帷幕。中国没求一丝一缕的回报,完全是大公无私的帮助。本来在第一次击退日军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吞并朝鲜,但是没有。等到第二次日本再次撤军,中国仍然没有驻军朝鲜。不得不说,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