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究竟出了多少汉奸?

儿童资源网

抗战中究竟出了多少汉奸?

  然而,独裁统治,吏治腐败,人民生活水平极端低下,造成社会离心力的加剧,使政府缺乏亲和力和号召力,为汉奸思想的流行打开了通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中华民国建立后,并未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安定和幸福,相反是军阀混战,人民涂炭,外强凌辱,国运日衰。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开始了并吞东亚的“圣战”。抗战一开始时是个什么情况呢?据迟浩田将军回忆,日军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八个日军士兵五支步枪,一挺机枪,赶着一个县城数万军民弃城而逃。于是,连汪精卫,那个当年在同盟会时刺杀满清摄政王被捕后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具有强烈民族气节的人物,都当了中国最大的汉奸。

  在抗战前后,不但一般社会成员好多对国家的观念模糊,就是当时的统治集团和军事集团,由于利益的不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有诸多复杂的情况。从国民党来说,先是“九一八”坚决不抵抗,将东北拱手相让给日本;后来是公开宣扬“攘外必先安内”,坚决要先消灭共产党和红军;后来在张学良、杨虎城兵谏后,蒋介石同意了与共产党联合抗日,但也搞了不少磨擦,甚至发动“皖南事变”,同室操戈,要消灭新四军;汪伪政权成立后,蒋介石也没有中断和日本的暧昧的谈判。从共产党来说,也在抗战中奉行保存实力、发展壮大的方针,毛泽东怒斥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是暴露了共产党的主力”,引来了日军对八路军的围剿。以后八路军、新四军基本是在敌后搞游击战,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的军队从红军仅剩的三万人,发展到百万之众。

  要之,政治不清明,经济不发展,社会不安定,必然会造成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国家认同趋弱——这就是抗战中,汉奸大量涌现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