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

儿童资源网

杨靖宇只身对抗数百日军,日本人也为英雄哭泣

  刘善业:最小的屯子是五十户,有一百户的、一百五最大二百户,四周修上土墙,还有的是拉上铁丝网,四个角修上炮楼,农民出入都给你进行严格的检查。

  赵俊清:谁家今儿来人了,谁家人多了人少了,它能够都掌握。那么要是抗联呢,它要想进入这个大屯子必须得攻打,所以说和老百姓基本就是这个断绝联系,特别是有一些抗联比较集中活动的地方,敌人也是非常狠毒,它把这部屯搞成叫做什么呢?叫做武装部落。所谓武装部落就是啥呢,有这个伪军,或者伪警察看守的部落。配有一定武装的,就是以前起码就是不在三九天住宿的时候,可以到老百姓家去住,那么现在山边这些房,老百姓都被撵到山下去了,而且这些房都烧毁了,抗联很难和老百姓取得联系。老百姓想有心去供应,你很难在敌人这眼皮底下去,把粮食运到抗联的手里去,那么想当兵,想参加抗联你也走不出去。

  刘善业:东北老百姓都被圈起来了,你抗联你接触不到老百姓,你又没有吃的。你说你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就是有时候有钱你也买不着,因为那个东西都是配给的,你根本就得不到。

  解说:在日军分化下,杨靖宇的抗联第一军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赵俊清:一开始归屯的时候,群众这些保甲长还都对抗日,还挺有认识的,还挺支持抗日的,给抗日联军提供粮食啊,提供布匹啊,提供油啊,就吃的油啊等等。那么以后这些人被揭发了以后,因为日本人统治是非常严酷的,就是宁安的东京城这块,一共有十九个保甲长,结果呢都被逮捕了是不,完了有的被杀害了。就是因为他们替抗联筹集军粮,给抗联办事。

  衣食窘困下遭受叛变

  解说:由于日军利诱和不堪艰苦的生活,1937年至1938年间,杨靖宇抗联第一军的军需部长胡国臣,和政治部主任安光勋相继叛变投敌,两人向日本人进言,要消灭杨靖宇,必先除掉抗联第一军的一师。

  刘善业:一军一师的师长程斌,那是杨靖宇的左膀右臂,而且这个人抗日很坚决,也非常能打仗,也很有威望,但是这个人反过来也很孝顺。他有一个母亲,他说你只要把他母亲抓来,他就会投过来。

  解说:1938年5月,已投敌的原军需部长胡国臣,带着日本人来到了程斌的家里。

  刘善业:当时程斌就说了,他说,大家也看到这个情况了,日本人围剿的非常紧。这个公路已经修到山上了,咱们现在的处境是越来越困难,我已经为国尽过忠了,我母亲和我哥哥被抓去了,我现在我得要尽孝了。

  解云清(辽宁大四平乡村民):他们去搜了三回啊,头两回呀,也挺认真的就不降啊,也不想。后来他大哥说,你看咱们这三十多口的老的老小的小,你也要不降,咱们这三十多口家不就都完了吗。

  朴春姬:程斌的姥姥,知道程斌叛变的事实之后呢,很是生气。后来他的妈妈呢,也不认这个儿子了。他的姥姥呢也说,我生着不用贼养,我死了不用贼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