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中国大运河妖娆3000年,举世闻名。昨天,“她”的美名传遍了世界。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传来喜讯,中国“大运河”、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
最长、最古老的大运河终获认可
依据历史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险工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和一部分与大运河文化意义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遗产区总面积为20819公顷,缓冲区总面积为54263公顷。
数以万计专家、民众保申遗成功
“运河之于城市,不是生母,便是乳娘。”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曾这么形容京杭大运河。这缘于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
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包括: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杭州为起始的京杭大运河、从宁波入海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的浙东运河三条河流组成,涉及沿线8个省市27座城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流经中国东部最发达的地区。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如今的京杭大运河是中国惟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的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它和长城一起,被视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工程。
曾叫停高邮里运河故道房地产工程
一条运河关乎了诸多城市的发展——杭州、扬州、天津、德州、沧州、临清等等运河经过的地方,都是昔日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小集镇,它们就像发酵的面团一样膨胀起来,沿河的各个城市被大运河串连在了一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今天南北交融的经济带、文化带,发展成为一个个繁华的都市。有的城市繁华虽已落幕,但运河印记却早已融入到城市的血液里。
扬州是此次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淮扬运河扬州段遗产区共有运河、古邗沟等6段河道,瘦西湖、个园等10个遗产点入选,成为全线列入遗产最多的遗产区。
为了保护好大运河,扬州先后叫停了高邮市里运河故道房地产工程等有可能对运河遗产产生破坏的行为。同时,从国家和省文物局争取了近两个亿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实施了扬州盐业历史遗迹保护工程、邵伯明清运河故道及周边运河遗产保护展示工程等一批工程。
[追问]
申遗成功后将流向何方?
此前,已有多项国外运河及其相关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法国的米迪运河、比利时的中央运河的四条吊桥、加拿大的里多运河、英国的旁特斯沃泰水道桥与运河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7世纪运河区等,大部分是近现代的工业遗产。
中国大运河迥异于它们的独特个性符号便是漕运,即财富和文化经由大运河集中、流动、再分配。虽然扬州等城市在申遗前就已经启动对运河的保护,但是记者了解到,大运河断流、淤塞,甚至污染仍然是一种常态,8年的申遗之路走得并不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