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议论文作文最新时事素材

儿童资源网

2014高考议论文作文最新时事素材

  谈及制造谣言原因,“秦火火”称,他在网上看到张海迪开车的照片,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后来在网上找不到张海迪的什么短儿,于是就把她妹妹弄出来了。

  诋毁雷锋生活奢侈

  在2013年“学雷锋纪念日”期间,一条微博又平地起惊雷:“雷锋在1959年为自己添置了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皮夹克、毛料裤、皮鞋加起来当时在90元左右,而当时雷锋一个月工资才6块钱。”

  这条微博的发布者正是“秦火火”。他说,自己非常渴望得到网民的关注。而要想得到网民的关注,提高自己的粉丝数量,就得紧跟时事热点,特别是颠覆名人的名声来快速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于是就炮制了这么一条诋毁雷锋形象的微博。

  多维解读

  炒作与底线

  近年来,网络炒作风起云涌。其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本无可厚非,可如今暗流汹涌。在利益的驱使下,互联网从“审美”到“审丑”,各种低俗炒作层出不穷。更有甚者,不惜恶意诋毁、造谣传谣。如“秦火火”等人,他们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网络平台,组织策划并制造传播谣言、蓄意炒作网络事件、恶意诋毁公众人物,非法牟利。

  事实上,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在互联网上做什么、说什么,这是人们的自由;而不能做什么、说什么,这叫底线。底线是自由的保障,如果没有底线的约束,人们的自由就会荡然无存。比如,信息的真实性应该是一个基本要求,不制造谣言,不传播谣言,应该是公认的规则。可这些基本的要求和规则在我们的网络社会里并没有形成共识,一些造谣、传谣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用“以谣言倒逼真相”之类冠冕堂皇的理由粉饰自己的非法牟利行为。

  上网要守法,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任何人都得坚守这条底线。底线之上,是你的自由;底线之下,你就侵犯了别人的自由,就要受到严惩。

  规范与法治

  现在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必需品,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秦火火”等所谓的“网络推手”便抓住公众的猎奇心理,一面大肆散布虚假信息,挑战公共秩序,诋毁他人形象;一面又以非法删帖替人消灾等方式非法牟利。

  网络虽然属于“虚拟世界”,但它只不过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所有约束现实的法律法规于它均适用。这样,一旦有人逾越了法律法规的边界,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这既是对网络不良行为的管束和打击,也是对网络的自由和未来的保护。因为所有的治理,必须有规可循,有法可依。法治之下,网络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

  中国现有5.91亿网民正在经历由网民到公民的转变。“言论自由意味着允许说错话,但说错话就要负责任。”网络上,你可以匿名,可以表演,可以宣泄,可以做你想到的一切。但前提是,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没有人能为所欲为,逾越法治的底线。没有规则和法治,网络难逃“公地悲剧”;没有法律“管辖”,网络管理就缺少“底气”。

  谣言止于智者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谣言倒逼真相”,认为怀疑一件事的时候,可以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言先闹得沸沸扬扬,再通过舆论压力寻求调查,然后或者被辟谣,或者被查实,以此来寻求真相。这给某些恶意造谣者提供了理论依据。事实上,如果认同了这一观点,也就认同了“无辜者被伤害有理”和“人人皆可造谣”的观点。在每个人都可以很自由地发言的自媒体时代,这无疑是非常可怕的。

  其实,在网络拟态环境中,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经过发出者个人主观处理过的信息。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尤其是所谓的“爆料”“内幕”等消息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这些人的恶意炒作左右,值得每一位网民思考。

  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当网络谣言纷飞的时候,相关部门要及时公布真相,让谣言不攻自破。而作为网民,要有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不信谣,不传谣,不当谣言“扩音器”。惟其如此,才能还社会以诚信,还网络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