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下的母爱】
在唐山大地震的废墟中,一位年轻的母亲脸色苍白,嘴唇发紫,一只手指在她那不满周岁的孩子口中,当人们发现她们时,孩子仍奇迹般地活着,但这位母亲死了。等人们把孩子抱出,发现母亲的手指已经咬破,原来她是用自己的血维持着孩子的生命。
【吻别】
一个摄影记者有一次与她的丈夫一同外出去拍摄外景,但不幸就在此时发生了,他们出了车祸,丈夫当场死了,妻子也是奄奄一息。后来经过医生抢救,她活下来了。在她丈夫要火葬的时候,她因为伤重而不能到场。她躺在床上想用什么来送丈夫最后一程。最后,她买了一张宣纸,用涂满唇膏的嘴唇在宣纸上印了一百个吻。
【啄破蛋壳的爱】
一只性急的鸡妈妈孵小鸡,为了让她的鸡宝宝有足够多的小虫子吃,她预先捉了好多小虫子在旁边放着。可是孵了好些天了,鸡宝宝还不从蛋壳里出来。鸡妈妈等不及了,就把蛋壳啄破,把虫子塞进蛋壳里面去喂鸡宝宝。这是一个名叫芒果的美国小女孩画的一组画,画的名字叫《鸡妈妈和她永远孵不出来的宝宝》。我想,她这个想法,十有八九是来自对人的观察。只有自以为是万物之灵的人,才能干出这种常常让人啼笑皆非的傻事来,才会啄破"蛋壳",强行表达自己的爱,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爱。只是"蛋壳"一啄破,爱就变成了伤害,并且往往导致可怕的结局。(陈大超2003年9月16日《深圳商报》)
【爱怎样变成伤害】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了。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摘自《现代交际》第4期作者快乐的石头)
【金色的盒子】
一个母亲惩罚了自己5岁的女儿,因为她把一整卷精美而昂贵的包装纸剪坏了,是那种很少见的金色。当看到女儿用这卷包装纸包好的礼物放在圣诞树底下时,想起家里极不稳定的收入,这位母亲越发生气了。不管怎样,在圣诞节那天早晨,女儿还把她精心用金色包装纸包好的礼物送给了妈妈:"妈妈,这是给您的礼物。"很显然,妈妈这时因为前一天生气的举动而十分尴尬,当她打开礼物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她非常生气,一把把女儿拽过来,皱着眉头高声说道:"小女孩,难道你不知道,送别人礼物时应该在盒子里装上东西吗?"小姑娘很委曲,噙着眼泪对妈妈说:"不,妈妈,这个盒子不是空的。我把它包上之前,在里面装了满满的吻。"妈妈呆住了,她走近小女孩,慢慢蹲下身子,紧紧地把女儿抱在怀里,"对不起,原谅妈妈好吗?是妈妈错了,妈妈不该这么生气,这么粗鲁地对你。"
之后不久,一次可怕的事故夺走了小女孩的生命,而这位母亲一生都把这只金色的盒子摆在床头。每当面对非常棘手的问题或是缺乏勇气的时候,她就会打开这只盒子,想象着接受女儿的吻。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收到了这样一份礼物,有着非常珍贵的包装和内涵。这是我们的家庭、朋友给予的无私的爱和亲吻。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爱更珍贵,更值得收藏。
【爱心的力量】
日本一家事务所想购买一块地皮,但被地皮的主人--一位性格倔强的孀居老太太一口拒绝。一个天寒地冻的下午,老太太恰好经过这家事务所的门前,她想顺便劝总经理"死了这条心"。她推开门,发现里面收拾得十分整齐干净。她觉得自己穿着脏木屐走进去很不合适,正犹豫不决时,一位年轻的姑娘笑容满面地迎上来。姑娘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拖鞋给老太太穿,然后像亲孙女一样搀扶着老太太慢慢上楼。穿着带有姑娘体温的拖鞋,老太太在瞬间改变了坚决不卖地皮的初衷。
姑娘并不认识老太太,而且她一眼就看出老太太既不是来洽谈业务的客户,更不是来视察的政府大员。给予每一位来访者体贴和关怀,也许仅仅是职业的需要,但我宁愿相信她是出于善待任何一个人的爱心。
爱心与权威无关,权威高高在上,而爱心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爱心付出时是一种平等的态度和行为;爱心也与怜悯无关,怜悯到底仍带着一点俯视的意味,而爱心来自十二分的真诚,没有丝毫虚伪和做作。爱心,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力量。
(摘自3月13日《羊城晚报》作者翟福琼)
【爱的角度】
女儿第一天去托儿所,我曾抱着女儿说:"那儿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我还会早早地来接你。"
女儿上学前班,我说:"要好好上课,听老师的话,那才是一个好孩子。"
女儿上高中,我说:"要激灵,接受新观念要快,特别要注意学习的方法。"
女儿上大学呢,我会说:"要学会照顾自己,需要什么给家里来信。"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用这种近乎于遇渴掘井的方式来忠告和规范着女儿的思想和行为,我觉得我这样做是在尽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可是,有一位家长不这样做。
从孩子刚懂事时开始到成人是这样说:"你要坚强,坚强得要足以能认识你自己的弱点。你要勇敢,勇敢得要足以面对恐惧。在遇到挫折时要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膝,在胜利时能做到足够的谦逊而不趾高气扬。"
"不要用愿望来代替行动,在征服别人之前,要先征服自己。"
"真正的伟大的人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