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湟川中学初三(3)班 陈焱
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我从遥远的青海湖畔,来到了美丽的六朝古都南京。
今天,当我站在这“全国十佳文学少年颁奖大会”庄严的领奖台上,面对这么多在文坛上辛勤笔耕几十载,为人们敬重的著名作家、诗人、编辑、老师和文学的道路上勇敢向前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我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我的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是一个非常幼稚的初中学生,是一只刚刚学着拍打翅膀的丑小鸭,是正在蹒跚学步的小姑娘。承蒙前辈们的厚爱,授予我“全国十佳文学少年”这一光荣称号。我从内心里深深地感激大家,请接受我诚挚的感谢!
当阳光给大西北挺拔伟岸的白杨树涂上一层金色的时候,风光奇幻的青海高原又迎来了一个迷人的秋天,天蓝得出奇,半丝云彩都没有,连空气都是透明的。我的父亲又一次带我来到湟水畔那片梦幻般的绿草坪上。
太阳的光辉洒在青青的绿草坪上……
绿草坪,曾经带给我多少欢乐,留下过多少美好的回忆。绿草坪上有我童年时代金色的梦幻,有我和父、母亲爽朗的笑声,我在绿草坪上憧憬美好的未来,编织五彩的童话、绚丽的人生。我是从绿草坪上走来的女孩儿,我爱绿草坪,我要画绿草坪,我要写绿草坪,我要唱一支绿草坪的歌!
1976年8月,我出生在遥远而美丽的天山下,这个被称作歌舞之乡和瓜果之乡的新疆。是天山的甘甜的雪水,滋润了我明镜似的心田,是茫茫戈壁上簇簇火焰似的红柳,点燃了我智慧的明灯。我忘不了那雪白皑皑的群峰,那蓊郁苍翠的松林,那野花遍地的草原,那淙淙淌着的小溪流,还有那如诗如画的绿草坪……
我从绿草坪上走来,用新奇的眼光观察着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体验着人生的酸甜苦辣。月亮用蓝色的眼睛,编织着对黎明的憧憬;星星用微弱的光芒,珍藏着燃烧的火种;我用纯洁的童心,唱着一首绿草坪的歌。
我的童年是不幸的。
10岁,当别的孩子还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撒娇的时候,我却只能噙着眼泪面对妈妈遗像上那永恒的微笑了。
那年,我和爸爸陪妈妈去天津治病。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千字短文在《青海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姑姑从西宁打长途电话到天津,让我把这一喜讯告诉妈妈。妈妈被病魔折磨得憔悴不堪,生命的烛光快要熄灭。我含着热泪告诉妈妈我的文章发表了。妈妈疲倦地笑笑,嘴唇蠕动着,蠕动着,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她再也没有力气说话了,唯有泪水盈盈——这泪光饱含着喜悦、眷恋和惋惜,饱含着一个年轻母亲对女儿的期待和祝福,鼓励我不断进步,鞭策我长大成材。当《青海教育》还没有寄达天津的时候,我亲爱的妈妈已经匆匆地走完了她人生的路,与世长辞了……妈妈终于没有见到女儿的第一篇处女作。
妈妈离去了。
留给活着的人们的是无尽的思念,深深的情思,淡淡的哀怨,永远永远的缅怀。在妈妈逝世100天的时候,一本7万字的油印小书《生活的足迹》-----------------------Page14-----------------------诞生了。父亲在这本书里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母亲短暂的一生,书的扉页上写道:“一个凡人弱女/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着/不畏劳苦与坎坷/她曾经有过情有过爱/她热爱生活崇尚真善美/现在她离去了/留下了一行浅浅的足迹。”父亲把这本凝聚着心血与爱恋的最珍贵的书赠给我和姐姐,是希望我们永远不忘母亲的教诲,勉励我们用优异的成绩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我寻找着,寻找着,寻找着一种歌颂母爱与童真的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用我稚嫩的笔去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深情。尽管,在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叫文学,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把我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于是,我写成了散文《哦,绿草坪……》并在河南的《金色少年》杂志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