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中国儿童资源网

等待

  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六年级 孙笑蔚

  1993年9月24日,这是令人在“煎熬”中等待的日子——此日凌晨2点20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爷爷将在蒙特卡洛揭晓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的选票结果。我国北京在申办之列,举国上下都翘首等待奥运圣火能在中国燃起。

  9月23的夜幕已经降临,我们全家围坐饭桌,兴致勃勃地谈起“奥运”来。妈妈说:“我们来预测一下,哪国最有希望申办成功?”“非中国莫属!”我和姐姐不假思索,铮铮五字一齐出口。“就是,北京准行!”妈妈指着玻璃橱说,“瞧,我把鞭炮都买好了!”爸爸望着我们母女三人,深吸了一口烟,不紧不慢他说:“这可难说,悉尼的环境、设施都优于中国。所以……”这拖长的“以”字后,仿佛挂了一个重锤,把我兴奋的心从沸点拉到了冰点。因为爸爸是位领导干部,判断有据,不能不信。唉,此举真是凶吉难测呀!我双手合掌、闭上两眼,喃喃而语:“北京呀,全看你了。”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全家人由热烈的谈论转为沉静的等待。我坐在沙发上,耳边又回响起全国各地为奥运捐资赠款的感人新闻,眼前又闪现出北京一个个拔地而起的体育馆,一条条应运而生的高速公路,一座座犹如彩虹横贯的立交桥。是呀,中国在争取,在拼搏,在等待五环旗帜飘扬在祖国上空。渐渐地,我终于被疲倦压倒,睡着了。

  “蔚蔚,醒醒!”随着爸爸急促的呼唤,我猛地坐起,紧靠着爸爸的左肩。荧屏上,萨马兰奇正慢步上台。我握紧了拳头,心悬到了嗓子眼儿上,牙齿也打起架来了。他的每一步都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更牵动着我的心。我屏息凝视着他翕动的双唇。只听:“中国北京43票,悉尼45票。2000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悉尼。”哦,多么陌生的字眼!“悉尼?”我不解地问,“爸爸,悉尼是哪里?”屋里一片沉寂。而后,我感到一股浓重的烟味从右边扑过来。我揉揉眼睛,直盯荧屏。咦,怎么那些在欢呼雀跃的都是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人们,而不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人呢?凝固的空气中透出一声长叹,妈妈无力他说:“悉尼在澳大利亚。”看着那些得意忘形欢呼的人们,我醒悟了。我双手抱头,瘫倒在沙发上。茫然、失望、痛苦相继向我袭来。

  全家人怀着遗憾、怅惘的心情起身离开客厅。我边走边说:“唉,中国失败了。”“不!”爸爸拍着我的肩,掐灭烟头,侧过头说:“没有失败者,我们需要接力赛!”那话语又给我带来一片迷茫,但那坚毅深邃的目光直嵌我的脑中。

  回到卧室,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回味着“接力赛”的含义。模糊中,我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是呀,从心中的五环旗,到升扬在空中的五环旗,需要过程,需要接力赛式的奋斗,父亲深邃的目光饱含着的不也是“等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