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生活记事

中国儿童资源网

夏令营生活记事


    二(、)甜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教官的集合哨声中苏醒过来,(大家把被子一掀,)赶紧穿好(衣服和)鞋子,(争先恐后地)向走廓奔去集合。教官看了看,人全到齐了,再看了看表(后便),把(带)我们带到训练营让我们(“)定型(”)10分钟。我们站到(在)教练满意后,(大家)一阵洗漱(,)终于可以去吃饭了。 (本节的题眼是“甜”,因此,这段应该简略些。)
    我们迫不及待地向饭堂的门口跑去集合,一阵队列整理之后,教练把我们带到了饭堂吃饭。我刚(一)到饭堂,(我)就被绿油油的青菜花的大米给吸引住了,(“绿油油的青菜花的大米”表意不清!)一坐到凳子上,我(便)夹了(起)一大把菜到碗里,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顿时,饭堂里响起了“吧唧吧唧”“吭哧吭哧”“吧嗒吧嗒”……)大家吃得可真香。 (个人描写与场面描写相结合,既生动,又体现了“甜”。)
    顿时,饭堂里响起了“吧唧吧唧”“吭哧吭哧”“吧嗒吧嗒”……
    午饭(后)吃完了,我们展开了团队PK(活动),这次(的)项目是“爆破兵”,就是每个团队选项出来的两个人背靠背地运到椅子上(“运到椅子上”?),再把气球坐破。团队PK完后,已经晚上了,我们便回到宿舍,洗漱,然后盖上被子,进入梦乡。 (这段应把PK的欢快气氛作为重点简要地写出来。)
    三(、)苦
    训练最苦的是第二天晚上(的活动项目是)学歌的训练。老师跟我们说:(“)无论是哪个地方来的小孩参加我们的夏令营,都必须学(会唱)《咱当兵的人》这首歌,才能体验当兵的苦。(”) (从这一节来看,作者要说的“苦”并非训练的“苦”,而是“体验当兵的苦”,因此,“训练最苦的是第二天晚上学歌的训练”这句不妥! )
    训练开始(学唱)了。“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声音嘹亮,很男子汉,(大家放声)唱出了当兵的情怀,尤其是当(在)唱到“头枕着边关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的时候,我便想起了解放叔叔(为守护边疆保一方和平、安全,当)越是当万家团聚的时候,他们(就)越不能回家(的情景,同时我又),守护边疆,保一方和平、安全。我又想到这(回自己)是我第一次远离父母,(、)第一次用冷水洗澡,(、)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在阳光下暴晒,(、)第一次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独自)在外过夜,(、)第一次睡硬床铺……这些苦都是我以前没有受过的,而真正的(这些对当)兵(的人),这些对他们来说只是(件)平常(小事),战乱时,他们得打仗;洪灾时,他们要去抗洪;地震时,他们要去救震(援);非典时,他们要去输送物质……总之,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就去那里,他们(做的)就是要让“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 (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歌曲的感动,真情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