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移民伙伴

中国儿童资源网

我的移民伙伴

  暑期,我到奶奶家度假。突然发现奶奶家附近立起了一幢漂亮的小楼。奶奶说,那是政府专门为三峡移民建的,这下奶奶家又多了一家邻居。
  搬来的邻居家有六口人,其中最小的那个女孩子看上去年龄与我差不多,个头儿也差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好像会说话呢!刚来那阵,他们不适应我们这里的环境,陌生的土地,陌生的面孔,一切都是陌生的。特别是语言,我们说了大半天,他们也没有听明白多少;他们“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我们也没听懂几句。所以他们很少主动串门,语言不通啊!
  一天傍晚,邻居家的母鸡带着一群鸡崽儿跑到我奶奶家的鸡窝里来了。女孩拿着竹枝过来赶,我也拿着竹竿过去帮忙,我们就这样认识了。我们用夹着各自方言的“乡土普通话”攀谈起来。交谈中,得知她叫屈芹,重庆市忠县人,跟我一样,读小学五年级,只是比我小半岁。她告诉我,尽管她搬到我们这里快一年了,但她特想老家,想老家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想老家的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几乎每夜都做梦,梦中回到了相隔千山万水,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她还告诉我,与他们一道来的移民中,有好几个家庭因割舍不了思乡之情,或害怕我们这里的人“欺生”,便舍弃政府为他们建的小楼,又回到了故乡,故土难离啊!
  一来二去,我与屈芹便熟悉了。她做暑假作业时,有一些弄不懂的问题,乐意和我研究,我也乐此不疲地当起了“小老师”。空闲时间,我与院子里的小伙伴一道,带她上山采蘑菇,下田捉泥鳅,下河捞鱼虾,下地挖红薯。池塘边、河坝里、山冈上,都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间,暑假过完了。我要回县城前的一个晚上,发生了一件令屈芹永远难忘的事情。由于我们白天顶着烈日疯玩儿,屈芹中暑了,而且症状非常严重,神志模糊,四肢抽搐,额头烧得烫手。她的病情惊动了乡里各家各户的大人小孩,唐家阿姨忙着为屈芹敷帕降温,李家叔叔骑摩托车寻找去医院的出租车,罗家爷爷急着打电话与医院联系……很快,屈芹被送到了医院,并脱离了危险。屈芹的爸爸妈妈面对一夜没睡好的左邻右舍,千言万语化作两个字:“谢谢!”
  自那以后,我们的联系更加频繁了,每个星期都要煲一两次“电话粥”。谈学习,谈理想,谈隐私,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好姐妹。一天,屈芹打来电话,说她从“老家梦”里走了出来,梦见的是崭新的故乡,是一个个新的伙伴。
  点评:本文立意深刻,从小事件中写出了大主题。“我”的移民伙伴屈芹不习惯于陌生的环境而常常怀恋三峡故乡,但自从与“我”结识后慢慢地从“老家梦”里走了出来,爱上了新故乡。是因为这里有快乐的玩耍和乡亲的友爱。读了本文,一种社会大家庭的温馨温暖心窝,这正是本文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