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

儿童资源网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1

  现在已经开始供暖了,穿着短裤吃冰棍的日子又要到了,但是屋子暖和了,宝宝本来已经好很多的咳嗽又犯了……宝宝得了暖气病。


  什么是暖气病

  供暖造成室内温度升高,空气流通不畅,十分干燥,引起免疫功能的紊乱和抵抗力的下降,导致宝贝烦躁不安、鼻咽干燥、头晕眼花、软弱无力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为“暖气病”。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2


  暖气病的危害

  造成“暖气病”的最大原因在于空气干燥,人体水分的丢失比往常更多,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影响宝宝脏腑的阴阳平衡,造成免疫功能的紊乱,从而诱发宝宝生病,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黏膜等疾病。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3


  “暖气病”对宝宝的危害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暖气病”,嘴唇干裂、鼻咽干燥、干咳声嘶都是呼吸道“暖气病”的初期症状,如果及时补水,这些症状通常能够缓解,但如果持续时间太长,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减少,灰尘、细菌等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甚至发展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4


  泌尿系统

  供暖后,室内温度高、空气干燥,这些都会加快体内水分的流失,如果不及时补水,容易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5


  皮肤及黏膜

  冬季皮肤和粘膜本来就容易干燥,在有供暖设备的室内,更会加剧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情况。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6


  怎样预防暖气病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7


  控制室内温度

  控制好居室温度是应对宝贝“暖气病”的关键。通常,室温18℃至24℃之间最适宜。此外,妈妈们还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不仅可以控制室内温度,还能起到空气流通的作用,避免宝贝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家中应保证每天两次的开窗通风,上午8:00到10:00,下午4:00到5:00各一次,每次要超过半小时。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8


  保证室内湿度

  妈妈们在控制好居室温度后,还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除了用加湿器、在床前摆盆水来加湿外,在室内多养些绿色植物,比如,会“吐”氧气的仙人掌类植物,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气,在清新空气的同时,可以让在室内的人感觉湿润温和,而吊兰、巴西木、发财树等大叶绿色植物可以从叶子中蒸发出更多的水分,增加室内湿度。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9


  饮食调理

  在寒冷季节供暖期间,应尽量多喝开水,多吃蔬菜以及水分充足、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水果,多吃一些湿润并具有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芝麻、萝卜、番茄、豆腐、银耳等,同时要避免给宝贝吃辛辣食品,以免加重症状。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10


  注意合理穿衣

  宝贝们因为活动量大、易出汗,即使在暖气环境下,父母们也要防止宝贝因为受凉感冒。要注意,不要一下子把宝贝的厚衣服脱掉。在外出时,更应注意增添衣服保暖。

暖气来了 别让宝宝患上"暖气病"图片11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