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法是当宝宝吃完奶后,妈妈可以让他(她)把头靠在自己肩上,然后轻轻移开手,让宝宝自己竖直片刻,每天可做四五次,这种训练在宝宝空腹时也可以做。另一种方法是,让宝宝自然俯卧在妈妈的腹部,将宝宝的头扶至正中,两手放在头两侧,逗引他(她)抬头片刻。也可以让宝宝空腹爬在床上,用小铃铛、拨浪鼓或呼宝宝乳名引他(她)抬头。
平时,可以在室内墙上挂一些彩画或色彩鲜艳的玩具,当宝宝醒来时,爸爸妈妈把宝宝竖起来抱抱,让宝宝看看墙上的画及玩具,这种方法也可以锻炼宝宝头颈部的肌肉,对抬头的训练也有积极作用。
当宝宝做完锻炼后,应轻轻抚摸宝宝背部,既是放松肌肉,又是爱的奖励。如果宝宝炼得累了,就应让他(她)仰卧在床上休息片刻。
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新生儿的小胳膊和小腿都处于自然弯曲状态,似乎还保持着在妈妈体内的样子。妈妈或爸爸可以利用日常护理的机会,训练宝宝做伸展运动。
在为宝宝洗澡或换尿布的时候,妈妈或爸爸可以帮助宝宝伸展一下身体。帮他伸展身体时,只须将关节稍为弯曲,宝宝就会反射性地伸开他的关节。除了关节外,轻触宝宝的膝盖内侧、身体、手等,宝宝也会反射性地伸展他的身体。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四肢十分娇嫩,所以不能用力拉他的手、脚,以免弄巧成拙。
训练宝宝做爬行运动
宝宝在新生儿期就有爬行的先天条件反射,所以,适当地进行爬行运动训练,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在帮助宝宝进行爬行训练时,可以利用宝宝洗完澡或睡醒觉的机会做。先为宝宝做完皮肤抚摸,这时宝宝会感觉到很舒服,会主动要求动一动了。你只要用手掌轻轻抵住宝宝的足底,他(她)就会试图向前爬,尽管开始时爬不了几厘米,但宝宝确实努力了。爬行训练的时间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1~2次较为适宜。注意不要在宝宝吃饱奶或饥饿的时候做。经过爬行训练,宝宝颈部及背部的肌肉可以得到很好地锻炼,四肢也会越来越有力量,体质自然也会随之增强。
除此之外,爸爸妈妈还可以抱着宝宝在房间内散散步,让宝宝看看室内的家具和窗外的风景,也可以拉着宝宝的手摸摸桌子、玩具、洗好的水果等东西。
训练宝宝做迈步运动
宝宝在新生儿期就有向前迈步的先天条件反射,宝宝如果健康没病,情绪又很好时,就可以进行迈步运动的训练。
做迈步运动训练时,爸爸或妈妈托住宝宝的腋下,并用两个大拇指控制好宝宝的头,然后让宝宝光着小脚丫接触桌面等平整的物体,这时宝宝就会做出相应而协调的迈步动作。尽管宝宝的脚丫还不能平平地踩在物体上,更不能迈出真正意义上的一步,但这种迈步训练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无疑是有益的。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你要表现得温柔一点,时间控制在每天3~4次,每次3分钟较为适宜。如果宝宝不配合,千万不要勉强,以免弄伤宝宝。
锻炼宝宝视觉能力的方法
新生儿期的宝宝具有活跃的视觉能力,他(她)们能够看到周围的东西,甚至能够记住复杂的图形,分辨不同人的脸型,喜欢看鲜艳动感的东西。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对视法。新生儿最喜欢看妈妈的脸。当妈妈注视他(她)时,宝宝会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变得明亮,显得异常兴奋,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个别宝宝和妈妈眼神对视时,甚至会暂停吸吮,全神贯注凝视妈妈,这是人类最完美的情感交流,也是最基本的视觉能力训练。也可以采取玩藏猫猫的形式,训练时妈妈可用一条薄纱布盖住宝宝的眼睛(注意时间不能太长),然后,妈妈把脸躲到一旁,一边跟宝宝说:“妈妈在哪?”一边迅速将薄纱布从宝宝的眼睛上拿开,把脸凑近宝宝的脸说:“妈妈在这儿呢!”
迷你手电筒法。大多数宝宝不仅喜欢看妈妈或爸爸脸孔,而且喜欢看亮光。由于新生儿的视力还比较微弱。你可以用支迷你手电筒(有点光就行,光千万不能太强)来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先将迷你手电筒摆在宝宝视线的一侧,距宝宝的面孔约25~30厘米,在第一个月内,宝宝会稍加凝视;到一个月大时,如果你慢慢将手电筒往旁边移动,宝宝的视线会追随你的动作,一般要等长到三个月大以后,宝宝才能完成左右180度捕捉物体的动作。
静态玩具法。当新生儿睡醒时,他(她)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挂图要放在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由于新生对新奇的东西注视时间比较长,对熟悉的东西注视时间短,所以每隔3~4天应换一幅图。另外,也可以在宝宝的房间悬挂一些彩色气球、小灯笼等彩色玩具,悬挂的玩具品种可多样化,还应经常更换品种和位置,悬挂高度以20~35厘米左右为宜。
动态玩具法。让新生儿学习追视,新生儿喜欢左顾右盼,极少注意正前方的东西。这时爸爸或妈妈可以慢慢拿些玩具在宝宝眼前移动,宝宝的眼睛和追视玩具的距离以15~20厘米为宜。训练追视玩具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控制在每次1~2分钟,每天2~3次为宜,否则会引起宝宝的视觉疲劳。除了用玩具训练宝宝学习追视外,妈妈还可以用自己的脸引导宝宝进行追视。妈妈把脸一会移向左,一会儿移向右,让宝宝追着妈妈的脸看。不但可以练左右转脸追视,还可以仰起脸练向上方的追视,甚至环形追视,这样不仅锻炼了视觉能力,而且也使宝宝的颈部得到了锻炼。
训练宝宝的听觉能力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胎儿在妈妈体内就具有听的能力,并能感受声音的强弱,音调的高低和分辨声音的类型。因此,新生儿不仅具有听力,还具有声音的定向能力,能够分辨出发出声音的地方。所以,在新生儿期进行宝宝的听觉能力训练是切实可行的。训练时可参考以下方法:
音响玩具法。可供宝宝进行听觉能力训练的音响玩具品种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以及能拉响的手风琴等。在宝宝醒时,爸爸或妈妈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进行听觉训练时,要注意声音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连续很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而不予配合。
音乐欣赏法。人的左脑是逻辑的语言脑,而右脑是感受音乐的脑组织。在宝宝学会说话之前,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不失时机地为宝宝右脑的发育增加特殊的“营养”。选择音乐的标准有三条:优美、轻柔、明快。中外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都是训练宝宝听觉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播放一首乐曲,一次5~10分钟左右为宜。播放时先将音量调到最小,然后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说话的音量稍大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