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育儿参考(一)

儿童资源网

犹太人育儿参考(一)


  犹太小朋友的“指字读”,类似念唱。眼睛看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旋律,也启动了右脑。右脑的认知方式是照相似的接受信息,是把信息作为图画整体识别和记忆,这种不求理解的记忆方法,就是右脑教育法。
  右脑记忆力惊人,因此“背诵记忆”,是儿童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研究表明,3岁是整体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这时的儿童擅长记复杂的东西,擅长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
  3岁后形象记忆的效率逐渐降低,错过这一时期就会错过人生的最佳记忆期。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同时又具有写意性,每一个字像一幅画,最适合幼儿朗诵学习,若错过了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期,学习同样内容,则要多花6至7倍的时间。
  3、开启智慧来自于提问
  个案:一位留学生介绍:房东利娅见小儿子拉米尔从幼儿园回到家,立刻问:“今天你提问了吗?”拉米尔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拉米尔复述他一天中所提的问题: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我略数了数,这小家伙一天问了二三十个问题。利娅满意地点了点头。利娅告诉我,“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的。因为智慧,恰恰就来自于提问!”
  犹太人家的孩子4岁时就要开始完全的思考行为。那时候,大人会告诉孩子们,世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不要拘泥于一个想法,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思考方式。
  3 财商:挣钱,并不仅仅是大人的事
  1、 金钱观对比
  (1)再穷不能穷孩子
  个案:杭州飙车案中的肇事者胡斌的父母,早年做生意,没有顾得上更多地照顾孩子,有钱了,想用钱来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疚,他想要什么都予以满足。这种做法,在我国富裕家庭中很普遍。
  中国父母的观点是,“再穷不能穷孩子”。上海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少年儿童都有零花钱,而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
  (2) 再富不能富孩子
  个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表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孩子。
  2、财商要自小培养
  犹太人是如何培养孩子财商的?
  (1) 理念1: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
  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
  犹太人常这样对小孩子说:“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是,你拥有一些容易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你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
  (2) 理念2:自小学会挣钱
  个案:一位到以色列的单身母亲,一开始秉承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送孩子到学校读书后,自己去卖春卷。孩子放学后,聚到春卷摊,母亲停止营业,在小炉子上给他们下馄饨下面条。有一天,邻居过来训斥老大:“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里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邻居还转过头训斥母亲:“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合格的母亲!”
  母亲当时很生气,但孩子们因受同学的影响,很快从只会黏着母亲撒娇的孩子,变成了精明的小犹太商人。大儿子在同学中开“中国美食文化课”,之后,在同学中批发春卷,一年以后,老大已经赚到了超过2000谢克尔(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老二以他14岁的年龄和文笔,在报纸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专门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每月挣80谢克尔;老三是女孩子,学会了煮茶和做点心,两个哥哥都很喜欢。不过,这些点心不是免费的,两个哥哥需要支付点心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