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儿童资源网

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富有宽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惹人喜爱;而缺乏宽容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易与人相处。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学校里受了委屈,父母往往会心疼得不得了,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教育现象:
  一位家长很生气地质问孩子:“到底谁打你了?”孩子一言不发,只知哭泣。“走,到学校去收拾他!”孩子还是呆立不动。“你怎么和木头一样,他打你,你就不会打他吗?”“是我不小心碰了他……”“碰了他,他就打你,你怎么不还手呀!找他去……”
  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不仅不能使孩子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使孩子变得狭隘、小气,甚至对待家人、朋友也是如此。
  因此,家人从小教孩子学会宽容,不仅是为了孩子今天能处理好同学关系,更是为孩子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给妈妈的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对待他的同学或者周围人,有“苛刻”的迹象,妈妈千万不要着急。几岁到十几岁孩子的个性还处于可塑期,在细心妈妈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一定可以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方法一:宽容首先从妈妈做起
  一个孩子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
  今天我放学回家,接到妈妈的电话,妈妈要加班,要很晚才回来。我很高兴,因为我可以去网吧玩游戏了。
  在网吧打了两个小时的游戏,回到家后,没想到妈妈已经回来了,我当时害怕的不得了,心都要从肚子里跳出来了。妈妈很严肃地问我:“这么晚了你去干什么了?”
  我很怕妈妈惩罚我,便骗妈妈:“我去楼下小强家和他一起做实验了。”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没有再问什么就让我去做作业了。后来,在妈妈与爸爸和谈话中我才知道,妈妈知道我去了网吧,因为网吧里有好多人吸烟,我身上有很重的烟味。我还听到妈妈说,我知道小峰是个好孩子,他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从那一刻起,我觉得妈妈很伟大,我一定不会辜负妈妈的希望,我会努力做一个好孩子的。
  宽容并不意味着放纵,也不是无原则的偏袒和迁就,而是要妈妈把握孩子的心理,把握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要盲目地对孩子的错误进行批评和惩罚,而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很多事实都证明,只要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宽容比惩罚更能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三部分智慧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的十二大个性宽容大度(2)
  宽容大度(2)
  其实,妈妈不仅在教育孩子时需要表现出宽容,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也要为孩子做出表率。如果妈妈对待丈夫的一些小毛病不依不饶、吵闹不休,那孩子长大后肯定也会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如果妈妈对待他人热情、宽容,在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宽容”就会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方法二:正确对待孩子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当孩子与同伴发生纠纷,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时,妈妈一定要冷静,要先搞清事情的缘由,再与对方家长、老师协商解决,切不可冲动地责骂对方,或怪自己的孩子笨、没本事,甚至教自己的孩子用拳头去“还击”对方。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静处理才是上策。妈妈在孩子幼年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极大。
  一位妈妈这样介绍他的教子心得:
  儿子伟伟经常跟我说,他们班级有一个同学很有力气,是他们班级的“小霸王”。这个“霸王”经常堵在班级门口不让伟伟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