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
当然,也许妈妈的暗示,孩子会不喜欢,“我爱生气,会被不听话的小朋友气死的,才不做老师呢”。这时,妈妈没有必要让孩子必须接受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孩子不接受,妈妈可以进行下一个内容的暗示。世界上的行业有很多种,总有一种孩子会喜欢的。
方法三:将孩子庸俗的理想变为伟大的理想
当妈妈问浩浩的理想是什么时,浩浩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我的理想是做大官。”
“为什么呀?”妈妈问他。
“大官可以管很多人,很威风。”浩浩自豪地回答。
“仅仅是因为威风就想做大官吗?不为人民办事的大官,人民是不会喜欢他的。如果这个大官很坏的话,人民还会把他赶下台。”妈妈很认真地对浩浩讲。
“那什么样的大官才是人民喜欢的呢?”浩浩争大眼睛急切地等待着妈妈的答案。
“只有那些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的大官,人民才会拥护他。”
“那我就做为人民办实事的大官。”
有时,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孩子会讲出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理想,如做个很有钱的人、做大官等。这时,妈妈不要认为孩子的理想太过庸俗,就对其进行批评。其实,经过妈妈的正确引导,孩子的理想会很快回归到正确的价值轨道上来。
当孩子说出他们的理想是做个很有钱的人时,妈妈也不要认为孩子的理想很现实,便对其大加称赞,这样很容易使孩子进入价值观的误区,进而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如果妈妈对孩子稍加引导,“有了钱是为了救助更多的贫困儿童上学是吗?你真有爱心”,这样就会使孩子走出价值观的误区。
另外,妈妈要特别注重现代媒体(电视、电影、网络……)对孩子理想的误导,一旦发现孩子受某些歪曲价值观的荼毒时,妈妈要及时做出反映,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方法四:让孩子的理想与现实接轨
有些孩子的理想属于“空想”,光说不练,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要讽刺孩子,而要想办法借助外力让孩子把理想落实下来。比如孩子说想当警察,你就带他去参观一下警官学校,让他自己打听一下做警察需要什么条件,这样他就不好再发空论,只好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时他已经明白,如果不干实事,只能离理想越来越远。
有的孩子眼高手低,不但不努力,而且志向还很远大。这时,妈妈可以用职业落实的办法来使孩子清醒。
洋洋不认真学习,还扬言长大后要做科学家。妈妈看到他这种状况,没有批评他,而是带他来到一个朋友所在的科研单位。在这里,妈妈请真正的科学家向洋洋介绍科学家需要的素质、科学家怎样生活、要想当科学家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
听了科学家的介绍,洋洋明白了,自己想当科学家,还存在很大的距离。于是他调整对自己的期望值,把目标先定位在每一次的学习成绩上,从此认真学习。因此,每取得一点点进步,他就觉得自己离目标又近了一点。
>家庭教育>13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第三部分智慧妈妈一定要给予孩子的十二大个性具有领导能力(1)
具有领导能力(1)
现象一:鑫鑫今年5岁,长得壮壮实实,人也聪明,唯独惯于做集体中的小尾巴。比如儿童节,老师要求布置教室,小朋友们忙着贴壁画、挂花帘,鑫鑫却无所事事,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没安排我”;手工课上,老师让小朋友随意剪彩纸,有的孩子三两下就剪出一个恐龙来,鑫鑫却只会摹仿别人。老师也曾担忧地说:“鑫鑫不积极参与活动、不自信、不敢探索,这些行为说明他性格中缺少“领头羊”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