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建议三:教孩子凡事再坚持一下。
京剧《沙家浜》里郭指导员有一句话:“胜利往往来自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意志去再“坚持一下”,这种坚强的意志足以让他取得成功。
一位英国父亲是这样描述自己幼时的经历的:“有一次,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由于不小心,手指被同伴弄出了血,非常疼,我的眼泪就要掉下来了。但是,我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定要坚持住!最后,我忍住了眼泪,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和小朋友们玩,因为我知道,一旦我的眼泪掉下来,同伴们就会认为我是懦夫,以后再也不会和我一起玩了。现在,我也告诉我的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你就是强者!”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希望女儿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承受极限的考验,在亦婷10岁的时候,她与爸爸进行了一个残酷的训练:捏冰一刻钟!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训练刘亦婷的忍耐力,刘亦婷需要在一刻钟内捏一大块在冰箱里冻得结结实实的冰块。
以下是刘亦婷记录此事的日记:
1991年8月9日(10岁时)
和爸爸打赌
嘿!告诉你吧,昨天晚上,我和我爸爸打了一个赌,结果呀,嘿,我赢了一本书呢!
事情是这样的,晚上,爸爸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这块冰比一个一号电池还大呢。爸爸说:“婷婷,你能把这块冰捏15分钟吗,你办到了,我就给你一本书。”我说:“怎么不行,我们来打个赌吧!如果我捏到了15分钟,那你就得给我买书哦。”爸爸满口答应了。
爸爸拿着秒表,喊了一声:“预备,起!”我就把冰往手里一放,开始捏冰了。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第二分钟,就觉得刺骨的疼痛,我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转移我的注意力。到了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像有千万根冰针在上面跳舞似的,我就用大声读说明的方法来克服。到了第四分钟,我感觉骨头都要被冰冻僵、冻裂了,这时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去,心里想着:忍住,忍住。第五分钟,我的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到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了,而且稍微有点儿麻。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钟,我的手就完全麻木了……当爸爸跟我说:“十五分了!”的时候,我高兴得跳着欢呼起来:
“万岁,万岁,我赢了,我赢了!”可我的手,却变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觉得很烫。爸爸急忙打开自来水管给我冲手。
我一边冲,一边对爸爸说:“爸爸你真倒霉啊!”爸爸却说:“我一点儿也不倒霉,你有这么强的意志力,我们只有高兴的份儿。”
这,就是我赢书的经过。你看,多不容易呀!
当孩子在不断的训练下,做出一些比较胆大的事情,父母应该不断鼓励、称赞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勇敢的乐趣,觉得以前的胆小非常幼稚,让孩子从内心上勇敢起来,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大,越来越活泼。
建议四: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劣性刺激是指一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这些刺激对孩子来说是必需和有益的。这些刺激主要有:
1.困难
美国一些儿童专家指出,有条件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常给孩子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当然,在这当中,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也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办法。
2.饥饿
饥饿是一种挑战生理极限的刺激。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吃饭挑食或抱怨这、抱怨那,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让孩子尝一下饥饿的滋味,让孩子在饥饿的刺激下学会控制自己的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