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中语气的应用技巧
或者说:“儿子,现在是吃饭时间,请把玩具放下,吃完饭再玩儿。”(用目光看着孩子,直到他把玩具放下吃饭)当孩子吃饭的时候,爸爸可以顺手把玩具从桌上拿开,这样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同时又不影响吃饭。
温馨提示:对于没有制定家庭规则的家庭,孩子生活秩序是很凌乱的。如果想让孩子做任何事都有条有理,必须要排除影响孩子做事的因素,而规则就是把影响到孩子做事的因素提前以文字形式做出描述,这样就能让孩子清楚,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有哪些无关的事不允许做。就拿上面就餐这件事,事前要明确规定,吃饭时不得把玩具带到餐桌上,要保持好坐姿,按时吃饭,到截止时间就收拾碗筷,不认真吃饭者,饭后没有零食等。这样一来,孩子就非常清楚吃饭的具体规定,自然不会边吃边玩耍了,如果不认真吃饭,到了截止时间就收拾碗筷,吃不饱,饭后没有零食会挨饿。
三、用讲故事的口吻来引导孩子
随机举例:一个12岁的男孩儿,妈妈平时惯用喋喋不休的话来要求儿子做事,可是动不动就会遭到孩子的强烈不满和反抗。比如儿子经常说:“我偏不,我就不,你能把我怎么着?”或者有时儿子会干脆捂住耳朵不听妈妈的话,气得妈妈只能挥起巴掌。就拿儿子经常到学校门口的小商店去买零食来说,妈妈经常强调不要去那里买一些质量不可靠的东西,但儿子就是不听。
例子分析:为什么这个男孩子总是和妈妈对着干呢?这里最关键一点,就是妈妈完全不顾儿子的感受,一厢情愿在唠叨个不停,这种单向交流完全失去了意义,就像妈妈在自言自语一样。如果妈妈想让儿子尽量少去小商店买没有质量保证的小食品,必须要先理解儿子对小食品的渴望,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给儿子解决到哪购买小食品的途径,最后再通过事后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学会吃零售的自我控制。
正确表达:“儿子,妈妈经常看到你在学校门口买小食品,我知道你喜欢吃,我不反对你,今天我给你讲一件事吧,或者对你有启发呢。想听吗?”(妈妈不反对,自然儿子就心情不错,同时要讲一件事,会引起儿子的好奇)
“儿子啊,最近妈妈了解了有关于学校周围商店卖食品的情况,我发现那些小食品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小手工作坊,或者不正规的食品公司生产的。甚至还有一些黑心的厂家,把地沟油提炼过滤后,用来炸制小食品。这些地沟油里含有很多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如果经常吃,很容易让身体受到伤害。曾经有一些孩子因为经常吃这些垃圾食品,得各种各样的疾病,甚至还有得癌症的呢。你说可怕不可怕?我不知道你在吃那些小食品时,如果想到是地沟油炸制出来的,你恶心不恶心,你还有勇气继续吃没有?如果你因吃这些东西而得了病,你说妈妈多心疼啊,且不说花多少钱来治病。”(妈妈用紧张和担心的语气来描述,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妈妈的爱)妈妈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儿子清楚小食品的来历,以及危害,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儿子对小食品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你想吃零食,也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到的超市或者商场去购买,早晨可以带上放在书包里,利用课间或者放学以后的时间去吃,但是我建议你最好少吃零食,因为零食吃多了,到吃饭时间你就不饿了。这样一来,你的饮食规律就人为破坏了,最直接的后果,因为营养不均衡,影响你的生长发育。”(这样的口吻很容易让孩子接受,既不人为拒绝,同时又给孩子提供了解决他想吃零食的方法。)
温馨提示: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者少年,如果只用命令、要求的口吻去和孩子交流,基本上不会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因为孩子们不喜欢这种方式。同时还要看到,孩子内心有想法,有需求,有渴望,如果家长不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一味地拒绝、阻止和强迫,不要说想让孩子明白事理了,连最起码让孩子倾听的意愿都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