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中语气的应用技巧

儿童资源网

亲子沟通中语气的应用技巧


  四、用家庭规则来引导孩子
  随机举例:一个六岁的女孩儿,平时在做事时,总会和妈妈讲条件,而妈妈也会拿条件做交换,来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让孩子完整地做好一件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妈妈发现孩子做什么事都不愿意多付出努力,比如拿学琴这件事来说,孩子会随着情绪来练,情绪好了,会练的非常专注,情绪不好时,则会选择逃避。
  例子分析:孩子经常和父母讲条件,这是家庭里没有规则造成的,因为孩子讲条件透出的是想逃避做事,或者想着办法去实现自己的内心想法的外在体现。同时家长随着孩子的思路走,试图用自己的条件让孩子得到满意后再做事,这本身就会强化孩子搅尽脑汁去想更多的办法,拿出更多的条件来对付大人。时间久了,会让孩子养成凡事找借口,甚至会撒谎的坏习惯。
  正确表达:“宝贝,你喜欢学琴吗?如果你喜欢,现在和妈妈一起制定学琴时的规则吧?这样妈妈就不用每天和你说说讲讲了,因为学琴是你自己的事,有了规则,你就可以按照上面的要求去做了,如果你违反了规则,你遵照惩罚约定,妈妈来监督实施就可以了,对不对啊?”(妈妈把平时孩子存在的问题,直接陈述出来,语速不紧不慢,没有让孩子找到讲条件的空子)
  或者反问:“宝贝,你愿意天天听妈妈唠叨吗?愿意被妈妈强迫着学琴吗?如果不愿意,到时你就遵守约定就行了。”(这种语气和口吻,恰好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因为可以少听一些唠叨,少受一些强迫了)
  温馨提示:面对规则时,孩子可能会抱着侥幸的心理,比如用不想学做为借口来威胁大人。如果孩子说这样的话,家长就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规则有约定,做不到,做不好,最后的结果不是你想不想学的问题,而是你是否还有机会摸到琴的问题了。这样一来,孩子就清楚,耍赖或者找借口是没有用的,威胁不会吓倒任何人。当孩子清楚规则的底细后,自然会在违反规则受到惩罚后,慢慢适应并遵守规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