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理大全(二)

儿童资源网

宝宝护理大全(二)


  (8) 全面呵护之出游篇
  夏天带孩子出游,别有一番情趣。不过,技巧也不可少,以下几招就值得你重视——
  1. 郊游前一天保证孩子睡足
  孩子听说要郊游,通常会兴奋,影响睡眠。父母要做好工作,让其安心入睡,为郊游积蓄精力。另外,郊外风较大,日照强烈,防暑保温条件较差,头晚睡好了,就可避免孩子在车上或郊外睡觉,以减少患感冒的机会。
  2. 衣着合理
  服装宽松,便于孩子活动。带一些御寒的衣服,游玩时不要穿得过多,因为容易出汗,到了山顶后,山上风较大,加上活动量减少,孩子会有冷的感觉,可拿出备好的衣服,避免一冷一热而诱发感冒。
  3. 饮食卫生
  公共场所最易传播疾病,孩子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乱摸乱拿,接触病菌的机会多,父母最好带一壶水,既解渴又洗手。另外,自带孩子平时爱吃的快餐食品,尽量少在不干净的餐馆用餐,防止肠道传染病。活动要有所节制,不能由着孩子的性子疯玩,避免过于疲劳。
  4. 带上遮阳驱蚊用品
  避免阳光直射孩子娇嫩的皮肤与眼睛,带上遮阳伞、太阳镜、风油精或其他驱蚊药,以备不时之需。
  5. 乘车要注意安全
  公共汽车的座位对孩子来说太大了,故父母最好抱着宝宝一起坐,双人坐要让孩子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不要让孩子把手、头伸出窗外;上车阶梯较高,家长要托住孩子的腋下扶他上车或者抱上车;严禁在行驶期间给孩子任何棒状物品,以免他含入口中因车的震荡而刺入咽喉;下车时一定要家长先下车,再将孩子抱下车;自家车绝对不可单独将孩子留在车内,家长下车前要关上引擎,拔下钥匙。
  (四十七) 宝宝“苦夏”怎么办?
  2003年7月7日13:21 《母子健康》
  “我的宝宝1岁了,为了避免出现‘苦夏’,宝宝的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每年的夏季,总有一些宝宝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精神萎靡不振、有饱胀感、不想吃饭、多饮水、还多尿,严重的会出现中暑,这就是俗称的“苦夏”。
  夏天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多,父母要注意多给宝宝一些清凉的饮料或水分。宝宝喜欢吃冰淇淋、冰砖等冷饮,其实多吃冷饮不但不解渴,反而容易伤了宝宝的胃口,对宝宝不适宜。夏季能量消耗多,要保证宝宝足够的营养,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及冰冷的瓜果制品。可以选食一些健脾化湿、消暑清凉的食物,如绿豆汤、大麦茶、西瓜等。对于那些夏季容易发热、体质较虚弱的宝宝,在初夏季节就给予太子参、红枣等煎汤代茶,以加强体质。
  除了饮食调整外,高温天气应多洗温水浴;还要注意居室空气调节,现在夏天都用空调降温避暑,要防止“空调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四十八) 喂养宝宝五注意
  转自健康时报
  “宝宝饮食太重要,科学喂养要记牢。”哪些食物该吃,哪些食物不宜多吃,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个月内不要“咸”3个月内的婴儿并非不需要盐,而是从母乳或牛奶中吸收的盐分足够了。3个月后,随着生长发育,宝宝肾功能逐渐健全,盐的需要量逐渐增加了,此时可适当吃一点点。原则是6个月后方可将食盐量每日控制在1克以下。
  3岁以内不要“茶”3岁以下的幼儿不宜饮茶。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会干扰人体对食物中蛋白质、矿物质及钙、锌、铁的吸收,导致婴幼儿缺乏蛋白质和矿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茶叶中的咖啡因是一种很强的兴奋剂,可能诱发少儿多动症。
  周岁之内不要“蜜”周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入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肉毒杆菌孢子可被肠道内的有益菌牗双歧杆菌等牘抑制,故食蜂蜜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