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五个“一分钟”
我的儿子去年考上大学,我坚持一周给他发一条短信,第一周我发的内容就是:孩子,当你和你的老师、同学接触时,请你在三分钟之内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长处,坚持下来,你将成为一个兼容并蓄博爱大度的人。
其实,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身上都存在着善的灵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我们就会目不暇接,如果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一个单位,都用发现美的眼光去看别人,我们每个人都会生活得非常幸福。
一整天我都没有发现孩子值得表扬的事情,我在屋里正在看报纸,突然我听到轻轻的敲门声,我以为是邻居或是陌生人,当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的儿子,要知道我儿子平常都是用脚踢门,或者是用掌击门的,声音响得惊人,而今天竟然这么有节奏地敲门,我好像听到了世界最美的音乐。我好感动,于是,就像迎接贵宾一样迎向我的儿子,握住他的小手,从肩上摘下他的书包,轻声说:“儿子长大了,敲门都敲得这么有节奏,我真的好幸福!”就这样,孩子的一个好习惯在我的精心称赞中养成了。
一分钟称赞非常有效,切记:
1、我努力发现孩子们好的表现。
2、我具体地告诉孩子们他们做了什么。
3、接着,我告诉他们这些行为带给我怎样的感受。
4、称赞要简短而温馨,而一旦结束,就让它过去。
5、称赞要具体、真诚,谨防大而空。
四、一分钟目标。
我在这里打出12个字,请老师们思考10秒钟:目标引发行为,结果巩固行为。前面讲的一分钟批评、一分钟爱抚、一分钟表扬只能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只能培养一个言听计从、循规蹈矩的小大人,而往往会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分和活力。大凡在体育、经济、艺术还是其他领域取得成就的人,他们都曾为自己定下非常具体的奋斗目标。我们知道,帕累托的80|20法则,也就是整个国家的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在我们当代中国也是如此,少数人得到了大部分好处:爱情、友谊、物质享受等等,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尽最大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而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提出大而空的终极目标,比如:将来你要成为科学家、军事家、大老板、总经理、大官等等,很少有人提出有效的小目标,即使提出了小目标,而当发现小目标实现后也不能进行积极的一分钟表扬。孩子的努力得不到积极的评价,孩子的成绩得不到鼓励,孩子就会懒惰、就会不作为、就会停止不前,甚至倒退。请记住:良好的人生态度就是家长能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所以我提出一分钟目标这一观点。
何谓一分钟目标,就是孩子在一分钟能够读懂、读完并且接受的目标。比如我儿子在初中三年级数学没考好,孩子很痛苦,经过我们分析,儿子并不是不会,而是做题不熟练,于是,我就从书店买来一本习题集,在习题集上写上这么几句话:儿子,在二十天内你做100道题,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的进步,每天五道,要坚持哦。儿子看到后,把这张字条贴在书桌对面的墙上,并坚持做下去,在05年的升高中考试中,他以数学满分升入一高奥赛班。看分数的那一天,我们全家都很高兴,我和儿子在楼顶花园打了一阵拳击之后,回到他的书房对他说:“儿子,这一张纸条现在可以撕掉了。”儿子赶忙制止了我,对我说:“爸爸,高中的学习生活又要开始了,这张字条我认为应该保留下来。”我再次拥抱了孩子,那一抱是鼓励、是表扬,更是一种力量!
我们经常说孩子的行为习惯,什么是行为习惯呢?其实很简单,行为就是有意识地会做,习惯就是潜意识地常做。我们大部分孩子都停留在行为层面而达不到习惯层面。比如:捡起一片废纸,我们只要提醒,每个孩子都会做,而要求每个孩子见到废纸都弯腰捡起就困难了,这就需要我讲的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目标就是把孩子的有意识变成潜意识。请你记住:一种信息只要足够频繁地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成为孩子的信念。关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我校印制了《诚信评价手册》,把一个文明人的大目标分解成五十六个一分钟目标,有老师让一分钟目标贴在孩子的课桌上,就是要把这种信息频繁地进入孩子的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