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并不难管

儿童资源网

现在的孩子并不难管


  (5)要教育孩子遵纪守法。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孩子从小到大,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纪律和法律的教育和约束,孩子也都能相对做的比较好。要说加强这方面教育,一般都很难理解。实际上,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也不是难事,家长可以从社会上发生的涉及政策和法律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和事例,对孩子进行教育,特别是反面教育,从而更加规范孩子的言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比如:2002年发生的一个清华大学的大三学生,到动物园用硫酸伤熊事件。结果,这名学生被学校开除了,前功尽弃。
  (6)要培养孩子宏观向上的意识。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伟人和名人的故事,分析他们宏观向上的名言,让孩子逐步在这方面得到提高。讲他们怎样在逆境中成长;以怎样宽阔的胸怀对待人和事;学习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大无畏的气概;学习他们海纳百川的气派。比如: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磅礴走泥丸。”“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周恩来的:“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岳飞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通过学习,可以增强孩子宏观意识和向上力,为孩子打下:视野开阔、处事大度、学习刻苦、吃苦耐劳、与人为善、无畏无惧的思想基础,不仅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思想作风,同时对孩子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可谓一举多得。有的孩子心胸狭窄,受不了一点儿委屈,处处咬尖,家长或者老师一旦管得严一点儿,就离家出走,还有个别的寻短见。不能不说与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有关。
  (7)让孩子锻炼吃苦。现在的孩子都是掌上明珠,不能吃苦。一是家长舍不得,二是自己不愿意。孩子不能吃苦,怎么能下功夫学习呢?有很多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到社会以后,才知道生活的艰难,后悔莫及。虽然我儿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是到了初中毕业以后,还是让他实践一下,体味一下什么叫吃苦。
  2001年初,我爱人跟我说:单位领导今年提出每个人要到附近农村包种两亩菜地种元葱,作科技实验田。如果种好了,下年可以带动普及到农户,转让给农民,需要投入2000元左右。不过,也是有一定风险的。当然,也可以不包不种。我当时的意见是不同意。后来,我爱人跟我说:包地种是领导提出的,我们要支持,种好了也算为科普工作做点贡献。另外,孩子也大了,也应该让他吃点苦,锻炼锻炼。听她这样一说,我也就明确表态支持。
  这一年真是天公不作美,遇上了大旱。不过从锄草、喷药、上肥、秋收等,正好赶上我儿子放假,都跟着干了,午饭随便吃上一口,渴了喝口大凉水。这对一个城里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也算是吃点苦了。不过我还是对他说:这是农活当中最轻的活了。每当干完活都让孩子谈谈体会,有什么收获。经过这次锻炼,孩子确实成熟了很多,脏活累活抢着干,吃的喝的也不挑,关心别人的意识也有了明显增强。虽然我们在经济上受到了一些损失,但得到的是用金钱买不来的。
  五、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一定要把握好“度”
  所谓“度”就是一个平衡的问题,什么事情一旦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对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放纵了不行,管的太过分也不行。
  一是教育的方法要得当。记得在一份材料上介绍了这么一个事件:一位孩子的父亲,因为12岁的儿子有一次考试没考好,便把儿子打了一顿,结果孩子没服气,父亲又拿根绳子将孩子捆上倒吊在自家的房梁上,然后到朋友家去玩去了,结果光顾了玩,一夜没回家,第二天才想起孩子来,急忙回家,一进屋便傻了眼:孩子已经被吊死,父亲当场昏了过去。一切都成了泡影。像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有打坏的,家里花着钱,孩子遭着罪;有打跑离家出走的,孩子耽误学习,家长着了急,弄不好还容易把孩子管“夹生”。有的还有子女把父母整死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