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儿童资源网

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正在这时,老师看到两个学生陪着亮亮走进办公室。一时间,老师气得脸色发白,不知道说什么好,干脆就把话筒给了亮亮。
  亮亮接过话筒,蔫蔫地说:“老爸,刚才……我去了网吧,老师派两个同学把我找回来了……”
  这是一个家长纵容并帮助孩子欺骗的故事,当诚信作为这个社会的时尚口号,我们大概不用再去重复它的意义,如何教育孩子,使之建立诚信的观念却是有必要提到的。古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在这个故事中,如果情况没有得到改善的话,它的结局将超过人们的想象。
  男孩非常在意公平,他们讨厌作弊者。当亮亮的行为被公之于众,事情就会变得不好收拾。一个正常的男孩很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他不能接受自己被集体排斥的局面,即使这种状况是因为自己的欺骗行为造成的。当然,有些男孩喜欢吹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真实生活有点糟糕。但是当这种小把戏演化成欺骗,男孩还觉得理所当然时,危机就出现了。
  父母的支持是这种危机滋生的土壤。有人开玩笑地说:“假如您想让孩子学习您身上的一条优点,对不起,他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学到;但假如您想让孩子学习您身上的一条缺点,恭喜您,您的理想定能百分之二百地实现!”这句话的严肃意义是,家长的思想是孩子潜在的道德支持,正是家长的这种错误观念,致使孩子的道德滑坡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得不走上异化的道路,最终演化为一种危机。
  坚韧
  香港特区首席行政长官董建华是世界船王董浩云的长子。董浩云是香港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之一,但他对孩子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从不娇生惯养。
  董建华理解父亲的苦心,他读书的时候,过着十分简朴的生活,每天乘公交车往返于校园和住所之间,潜心于学业,从来不因为自己是船王的儿子就与众不同。
  董建华毕业以后,舆论普遍认为董浩运会安排儿子到国外深造,或者在家族企业中执掌大权,没想到他却安排儿子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当一名普通职员。他对儿子说:“小华,我不怀疑你是个有理想的人,但我担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够,你不要想到自己有倚靠,你必须自己主动去找苦吃,磨练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对你的种种挑战,并战胜它。”
  董建华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他在美国勤勤恳恳地干了四年,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学会了为人处事之道,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此富门寒教,令人称道。国际舆论曾评论说:“董建华是其父董浩云刻意雕琢的一颗明珠。”董浩云的刻意,不是倚仗自己的实力给孩子提供最丰厚的物质生活,而是对儿子进行“磨难教育”,他希望儿子通过吃苦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和父母创业的艰难,进而激发出吃苦耐劳的坚韧意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时下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却往往是家长节衣缩食,却要孩子“什么都是最好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不顾一切地保护孩子,唯恐孩子吃一点苦,实际是在剥夺孩子吃苦的权利,更可怕的是,孩子形成坚韧意志的机会也被残忍地剥夺了。父母能陪孩子走多远?这些孩子终究要走出“蜜罐”,走上社会,独自步入人生的考场,去应对那些永远无法料及的莫测风云。
  坚韧是男孩不可或缺的品质,是男孩成长的助力剂。缺乏这种品质,男孩的铿锵有力、进取、冒险、敢为、豁达……都将成为过眼云烟。日本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来获得。”明智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初期,适当设置一些障碍是必要的,让孩子少花些钱,多动动手,实际上就是在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构筑坚韧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