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男孩表达感情的几种方式。与女孩不同的是,男孩很少直接用哭泣、言语来表达感情,而是通过一定的实际行为表露。像岩岩的妈妈病了,岩岩虽然“没有说一句问候的话”,但却“早早睡觉了”,这其实就是给妈妈一个安慰的信号,表示妈妈可以安心休息,自己长大了,不用妈妈操心了。
男孩的这种“行动表达”方式经常为自己带来误解。即使是成年男性也不能摆脱这个难题。最常见的误解是,陷入热恋的男孩被抱怨不会说甜言蜜语,不会哄女孩开心。当妻子希望得到鲜花,丈夫却为她买回蛋糕。
岩岩的妈妈显然也误读了儿子的情感表达。岩岩并非没有同情心,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或者他的表达方式不被认同。他看到小朋友哭了,但是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虽然他希望自己能够做些具体的事情,给予对方切实的帮助。小朋友为什么哭了呢?该怎样帮助她呢?这是家长需要帮助他解决的困惑。
认可孩子的感觉是必要的。弄清楚孩子为什么这样,才能帮助他解决问题。如果妈妈不但误读了岩岩的感受,而且自以为是地批评他,岩岩就会觉得很委屈,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反之,倾听孩子的想法,家长可能会有新的体会,从而能够有的放矢,解决问题。
既然男孩喜欢用实际行动表示自己的关爱,家长们不妨创造机会,有意识地培养男孩表达自己。例如对男孩说,花儿渴了,想喝水,男孩就会主动去浇花,表达对花儿的爱护。当他笨手笨脚地去做一些表达爱心的事情时,家长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岩岩在这方面进步很大。有一次幼儿园举行晚会,小朋友们拿着盘子,排起队,去拿好吃的蛋糕。妈妈看见岩岩拿了两个盘子,就问:
“你想吃两份吗?”
岩岩回答说:“我想给莉莉带一份。”妈妈回过头,看见幼儿园新来的的小朋友莉莉正孤单地坐在角落里,显得郁郁寡欢。
“是她让你带一份吗?”
“不,莉莉的的爸爸妈妈都没有来,她好像不太开心,我想帮帮她。”
妈妈对岩岩的表现感到惊喜,她不是时机地大大表扬了岩岩。妈妈发现,岩岩越来越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了。
家长是爱心传递的使者。家长不仅要使男孩明白“爱”的真谛,还要鼓励男孩把那些隐蔽的情绪表达出来。被承认和肯定有助于男孩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说谎的男孩
又到周末了,妈妈像以前一样准备送小虎去数学补习班,可是小虎却说什么也不肯去,理由是班里有个同学欺负他。妈妈觉得这件事非同小可,就特地去了学校了解情况。出乎意料的是,班里根本没有小虎说的那个同学,而且同学们的关系非常好,根本没有人欺负他。
妈妈还了解到另外一个情况:上周补习班举行测验,小虎因为准备不充分,成绩很不好。老师分析,这可能是小虎不愿意来上学的真正原因。
妈妈跟在家休息的小虎爸爸通了电话,爸爸放下电话后,立刻把小虎叫过来问明了情况,事情果然跟老师猜测的一样。
爸爸妈妈非常生气,平时一直很注意对小虎的思想道德教育,小虎也一直表现得很好,这一次他为什么要撒谎呢?
妈妈希望跟小虎好好谈谈。可是面对妈妈,小虎却矢口否认了自己撒谎的行为,连跟爸爸说过的话也不认账了。母子的谈话陷入僵局。
小虎为什么会撒谎呢?我们看到,小虎撒谎的直接原因是数学测验成绩不好。我们可以理解为,小虎也有自己的苦衷。数学成绩不好会给小虎带来什么呢?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异样眼光,这是对小男孩的双重打击。小虎的谎言为他带来了逃离这种打击的机会。而且,他也不用把糟糕的数学成绩带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