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家教300例
操作提示
父母要引导孩子主动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在父母生日时,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而当孩子付出行动后,父母要以微笑的表情、赞扬的话语及时给予表扬,激起孩子关爱他人后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产生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使孩子逐步形成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美德三:善良
——善良是灵魂最美的音乐
善良的心虽然别人看不到,但能反映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上,善待他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教子现场】
刘海燕八岁,她年纪虽然小,但是言行却非常粗暴。周末的一天,刘海燕一家三口准备到外边去玩,刘海燕的妈妈已经做好了饭,想吃完饭再出去,就告诉刘海燕别太着急,吃过饭再去也不晚。没有想到刘海燕不但没有按照妈妈说的做,同时还用手指着妈妈大声嚷嚷:“老太婆,就你啰唆,烦死人了。”
刘海燕的爸爸听女儿学起了自己说话的样子,“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没有想到刘海燕又跑到爸爸面前,用力地踢了他一脚说道:“有什么好乐的,什么事没有见过?”这一下,刘海燕的父母都傻眼了。
【专家解析】
父母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首先需要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行为与思想深受家庭的影响。一个在友爱、互助的家庭里生长的孩子,通过耳闻目睹父母友善的言行,会不知不觉地向父母学习,对家人温和亲爱,对外人也谦让有礼。而像上例中刘海燕的家庭,父母平日都言语粗俗,是不会给孩子带来好影响的。因此,父母面对孩子不友善的举止时,首先不要责怪孩子,而应从自身找出原因。
父母应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对学校、社会经常举行的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父母应热诚地支持孩子参加。
善良的种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种上,才会生根发芽,与孩子一起茁壮成长。
【建议父母的妙招】
父母要从每天的生活细节里,培养孩子善良的天性,因为善良的心是金子,人的高贵品质——博爱、同情、宽容等都建立在它的上面。
支招一:为孩子提供互助、友爱的成长环境
方法示例
陆小海是在一个友爱、互助的家庭里长大的。陆小海刚上小学,在班里是个小班长。其实初入学时,陆小海并没有引起老师太多的注意,但后来,老师发现陆小海经常去调解小朋友之间的矛盾;有些同学不小心摔倒了,陆小海总是赶快跑过去把他扶起来;有些小朋友不会的课本内容,陆小海还主动去教他们,这样,陆小海与同学们的关系都特别好。老师就让富有爱心的陆小海去竞选班长,结果全票通过。
操作提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两个因素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往往也会成为一个那样的人,具备那样的行为。父母要想培养一个善良的孩子,就要给孩子一个互助、友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自然产生善良的品质和关爱他人的行为。
支招二:谨慎言行,以自身言行影响孩子
方法示例
卢波在学校里经常满口脏话,欺负女同学,甚至对女老师也不够恭敬。他的母亲也多次向老师哭诉孩子对她的无礼。虽经老师教育批评,但收效甚微。看卢波的样子,瘦瘦弱弱的,并不像那种野蛮的孩子。原因究竟在哪里?直到有一天老师去家访时才恍然明白。那天开门迎接老师的是他的父亲,老师便随口问了声孩子的母亲在哪里,他的父亲则轻蔑地说:“那懒婆娘还躺在床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