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失去威信的六种行为

儿童资源网

让家长失去威信的六种行为


  建议:让孩子独立地去做一些事情,在他做完后说一声好,让孩子有成就感。
  6.良好的健康习惯:父母注重身体、饮食卫生,无疑是在告诉孩子,照料好自己的身体很重要。
  建议:让孩子定期去医院接受必要的体验,让孩子了解坏习惯对身体的危害。
  7.多跟孩子在一起:即使工作再忙,你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建议:每周和孩子一起计划一次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期盼这个时刻的到来,让他知道你非常乐意和他在一起。
  8.学习动力:要注重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培养,切忌拔苗助长。对幼小的孩子来说,过大的压力会影响他内在学习动力的形成,影响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建议:在幼儿期就开始指导孩子阅读;培养他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好奇心;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和他一起讨论问题。
  9.幽默感: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和孩子一起欢笑: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要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地看待事物。
  建议:和孩子一起阅读幽默书籍,看喜剧电影;当孩子尝试幽默行为时,父母应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10.伙伴关系:孩子需要和同龄或年龄稍大的孩子一起玩耍,你所要做的是适时给他们一些指导。
  建议:不要总是让孩子关在家里做一些早已设计好的游戏,要鼓励他多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在自由自在的活动中,孩子才能更快地拓宽自己的视野,发展自己的能力。
  四是自夸。家长以自我夸耀来获得威信,这种威信往往不得久长,一旦孩子觉察到家长言过其实后,常常听不得家长的忠告和批评,反而有损家长威信的建立。
  家长最常犯的致命错误:
  ⒈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养育了孩子就可以有资格主宰孩子的未来。
  ⒉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产品,家长没有权利对孩子进行违背规律的改造。
  ⒊孩子不是家长证明自己身份的商品,家长没有资格把孩子当作向人炫耀的物品。
  ⒋爱孩子不只是为他提出怎样的目标与要求,更不是用未来竞争的残酷使他感受恐惧和焦虑。
  ⒌爱孩子就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去比较。别的孩子之所以好,是因为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父母。
  ⒍在指责孩子的时候,先问自己:我做了什么?
  ⒎既然爱孩子,为什么不给他最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让他选择自己的生活?
  ⒏不要以自己的心情好坏而影响对孩子的态度。
  ⒐不要总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判断现在的世界,要知道世界在变,孩子才是引领未来的主角。
  五是压制。家长对孩子粗暴专制,只准孩子服服帖帖,俯首听命。殊不知,这种威信,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缺少自尊,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恐惧心理。
  “知心姐姐”卢勤对家长们说:“弱”妈妈教出“强”孩子
  现代人流行这样的观点:“生子有面子,生女有福气”。但男孩子比女孩子更难培养。卢勤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儿子很小的时候,她就有意识培养他的责任心。卢勤说,妈妈“弱”一点,儿子就会强;妈妈太能干,儿女往往变得无能。
  卢勤的儿子上二年级的一天,卢勤下班回到家,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茶已经凉了,卢勤的胃不好,但她还是一饮而尽说:“太好了,我正渴呢。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儿就更好了。”第二天下班,她享受到儿子沏的一杯热茶。
  “知心姐姐”卢勤说,我们对孩子,给予了太多的批评,而非常吝啬表扬。作为父母,要大声告诉孩子“你真棒”。家庭教育不是上课,家长更需要学习。一个孩子长大要经受人们无数次地评价,不管别人说什么,父母的评价永远是基石。让孩子从小在赞誉中长大,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