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儿童资源网

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而与“圈养”相反的“放养”教育则提倡家长带着孩子走出家庭,融入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之中,为他们提供宽广的成长空间,这是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放养”的男孩眼界更宽、格局更大、素质更强,相应的,他的人生起点也更高。
  刚一放暑假,儿子淘淘就被妈妈送到了乡下舅舅家。陪着他在这待了两天后,妈妈便回城里工作去了。刚开始,淘淘有些不习惯。因为每天他都要在六点钟起床,吃过早饭还要帮舅舅到菜园给蔬菜浇水、拔草,而饭菜也很简单,萝卜青菜。不过,几天之后,淘淘慢慢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他喜欢上了舅舅家的小狗,喜欢上了舅舅家的菜园,喜欢上了跟村里的小伙伴去河边捉鱼、到果园里摘水果,也喜欢上了乡下新鲜的空气。同时,他也学会了许多知识,比如西红柿和辣椒的秧苗有什么不同,桃树和苹果树又该怎么区分,青菜长虫子该打哪一种农药……整个暑假,淘淘没看一眼动画片,没上过一次网,但他却过得充实而快乐。
  孩子在“放养”期间总是能学到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获得学校生活里没有的经历。所以,家长最好能有意识地为孩子多安排一些亲近自然、走入社会的机会,让孩子在假期里换个头脑,激发孩子多方面的潜能和兴趣,这样有利于孩子开学后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当然,“放养”并不仅仅意味着把孩子放到陌生的环境中去锻炼,这只是“放养”中的一小部分。从广义上来讲,“放养”是与“圈养”相对的,即不要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多让他们自己做主去决定,去选择,这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所在。
  不过,有许多家长对“放养”并不放心,他们认为“放养”和放任自流、放手不管很相近,其实并不是这样。“放养”孩子就像放风筝一样,不管风筝飘得有多高,那根牵扯着它的线始终在放风筝的人手里。当然,放养的孩子也需要家长的关心、指导和保护。如果“放养”成了撒手不管,那么,“风筝”便有跌落的危险。
  家长要怎样做才能更好、更合理地“放养”男孩呢?
  方法1:“放养”男孩时别忘了激励
  男孩年龄尚小,在“放养”的时候,难免产生一些惧怕心理,或是不能明确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这时候需要家长及时给予一些正面的鼓励,让他们消除惧怕心理,也让他们的行为得到正确的引导。
  方法2:“放养”男孩要有收有放
  “放养”并不是放任,孩子年龄小,自制力较差,还不能完全认清事物的本质,因此很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对危险行为进行制约或制止孩子进入危险的环境。但是,不能吓到孩子,最好在无声的状态下,完成对孩子的行为制约及保护。
  方法3:“放养”男孩要做示范
  孩子在活动中的行为、语言、操作不规范的时候,家长应及时给予正确的示范。比如,孩子准备自己为小狗做一个小房子,锯了几次木板都不合适,这时候家长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教孩子怎样正确使用一些工具,然后和孩子一起完成这项工作。
  方法4:“放养”男孩要有提示
  在孩子的活动中,要不断给他具体、有效、细节的提示。此外,在实施“放养”教育过程中,不能有硬性规定,比如规定孩子必须达到什么目标等等,而是要尊重孩子自身的现有水平,让他在无序行为中达到目标。
  既要“放养”孩子,又要关心孩子。不要怕孩子犯错误,也不要怕孩子走弯路。生活是多彩的,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进行机会教育,给孩子以指导,帮助他树立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