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育儿99条锦囊
另外,尽量靠近新的生活环境,观察孩子的自理能力,并及时跟老师沟通。最好家长和孩子同时到园内熟悉环境,减少孩子的恐惧陌生感。
最后,每次接孩子回家后,不要紧张地问东问西,最好让孩子自己说,如果有疑问就去问老师。如果孩子有些小要求,比如带玩具到幼儿园,也要尽量满足,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婴儿思维也复杂
我们习惯将婴儿描述为“一张白纸”,将婴儿的大脑描述为“一片空白”,他们天真无邪,没有烦恼。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美国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结果和人们的预期恰恰相反:婴儿虽小,却也有着复杂的情绪,和成年人一样,他们妒忌、害羞、同情甚至还会有挫折感。
小维多丽亚的妒忌
6个月大的维多丽亚•贝特曼是一个金发碧眼的可爱小女孩。她和母亲切丽被美国得克萨斯科技大学的助理教授赛比尔•哈特请到实验室。哈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一个课题:了解婴儿的思维方式。
哈特交给切丽一本书,让她读书、和哈特聊天,就是不要理小维多丽亚。开始时,小维多丽亚只是好奇地打量着实验室里的一切,显得有些无聊。
接下来,哈特从外面抱回一个和小维多丽亚差不多大小的布娃娃交给切丽,让她好好“哄哄”这个小“婴儿”。看到自己“失宠”,小维多丽亚就不干了,她先是冲着母亲甜甜地笑。在发现母亲不理她之后,她又开始拿脚踢椅子,切丽还是忍着不看她。小维多丽亚这时忽然放声大哭起来,甚至哭得快要吐了。实验到此结束,结果证明小维多丽亚也和哈特在过去十个月的实验中碰到的每个小婴儿一样,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战胜害羞心理
虽然医生们很早就发现15%到20%的婴儿天生害羞、容易焦虑,可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最终能够克服害羞,有些却始终摆脱不了。马里兰大学内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害羞最早是出于本能。
在对这些孩子进行15年跟踪研究后,福克斯发现那些被父母过分保护、或者得不到父母鼓励克服害羞以及焦虑情绪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仍然害羞、容易焦虑。而那些拥有自信、敏感的父母,能够在父母帮助下从保护壳中走出来的孩子往往能够克服婴儿期的害羞与笨拙。
与生俱来的同情心
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丁•霍夫曼最近进行的实验是,把一个婴儿放在另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宝宝旁边,通常的结果是,两个宝宝都会大哭起来。但当研究人员用小宝宝自己的哭泣声录下来再播放给他听的时候,小宝宝却很少跟着哭了。6个月大的时候,他通常不会跟着别人哭了,反而是冲着哭泣的小伙伴做鬼脸。13个月到15个月的时候,他就会开始主动去安抚哭泣的小伙伴了,甚至还找来妈妈帮忙。
一口鱿鱼=40口肥肉
作为一种美食,鱿鱼深受人们的喜爱。炝爆鱿鱼卷、铁板烧鱿鱼、翡翠鱿鱼、麻辣鱿鱼等味道都不错。但是,你知道吗?孩子吃一口鱿鱼,就相当于吃了40口肥肉!
鱿鱼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元素,对骨骼发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预防贫血。鱿鱼除了富含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还是含有大量牛磺酸的一种低热量食品。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它的胆固醇非常高,是肥肉胆固醇含量的40倍、全脂奶的44倍、带鱼的11倍、鸡胸肉的7.7倍、猪瘦肉的7倍、羊瘦肉的6.15倍、牛瘦肉的6.75倍、豆制品的615倍……
因此,鱿鱼虽美味,但也不能给孩子多吃,尤其是那些患有肥胖、肝病、脾胃虚寒的孩子更不适合吃。另外,鱿鱼还是好“发”之物,患有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的过敏儿童更要忌食。
一个人带着宝宝昨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