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

儿童资源网

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


  当孩子本意正确、方式错误的时候,父母首先应该对孩子的本意给予赏识,然后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并教给他正确的方法,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受到父母赏识、宽容和教育的孩子,会在愉快中接受父母的建议,时刻记住自己的失误,并在以后逐步改进或改正。  
  细节27 宽容孩子的坏习惯  
  孩子总归是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毛病。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的毛病“屡教不改”就不能容忍,常常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家长这样做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相反,还会影响亲子关系,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呢?   
  从赏识教育的角度出发,当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时,父母首先应该表现出宽容的态度。有坏习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有时候,他们自己也不喜欢这些坏习惯,但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因此,父母应该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坏习惯抱以宽容的态度。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过程中,坚持赏识和鼓励孩子,用赏识的语言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坏习惯,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赞扬。要知道,父母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受到莫大的鼓舞,从而有动力也有勇气纠正自己的坏习惯。  
  发现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们也不要抱有成见,或者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因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性,让他感觉这个坏习惯会影响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让别人讨厌。  
  发现孩子有了坏习惯,即使是“屡教屡犯”,大人们也不要抱有成见,或者丧失教育孩子的信心。因为这种态度不仅不利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成长。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这个坏习惯的危害性,让他感觉这个坏习惯会影响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让别人讨厌。在帮助孩子纠正坏习惯时,还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那就是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因为自己而让孩子染上一些坏习惯,必须马上改正,并在赏识中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培养其好习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教育,而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纠正孩子坏习惯、培养好习惯的过程。因此,父母应该尤其注意孩子习惯的培养,通过赏识孩子,不断纠正孩子出现的坏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细节28 宽容孩子的缺点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不如别的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他们往往会到父母那里寻求一个证实或者一些安慰,这时候,父母不应再给孩子的伤口上撒上一把盐,而应该宽容、鼓励孩子,让孩子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  
  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同的,他们总会在一些方面有不足甚至是缺陷。这时候,如果连父母都看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那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自暴自弃,从而毁了孩子的一生。  
  赏识孩子,不仅仅表现在夸奖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也不仅仅是激励孩子更加努力和勇敢,还包括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短处甚至是身体的缺陷。通过赏识和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克服缺点、弥补缺陷,从而健康地成长。  
  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缺陷,只是程度不同。对于具有明显生理缺陷的孩子,父母更应该通过自己的赏识和鼓励,给他们生活的自信和勇气。有时候,甚至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巧妙地“骗”一下孩子,让孩子在谎言中忽略自己的缺陷,抹平心中的自卑。  
  面对有缺点的孩子,父母不仅要安慰孩子、鼓励孩子,帮助让孩子树立信心,更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孩子扬起生活的风帆,创造人生的辉煌。 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嘲讽、责怪甚至放弃,而是应该抱着赏识孩子的态度,去宽容他、安慰他、鼓励他,热情地拥抱他,相信孩子一定能还给我们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