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孩子的36个细节
细节29 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当孩子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时,作为父母,我们能否给他解释的机会?如果我们不管孩子是否做错了事情,不去问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把责任全部推到他身上,一味地批评和处罚孩子,那么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父母不喜欢什么,他偏要去做什么。
因此,父母不要一看到孩子做了不顺自己心意的事情就劈头盖脸地斥责孩子。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这才是赏识孩子的表现。
经常被喝令“你不用解释”的孩子,渐渐放弃了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们背负着很多的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而这样的负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多听听孩子的解释,让孩子有辩解和申诉的机会,不仅仅是父母赏识孩子的体现,更是孩子应得的基本权利,也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细节30 宽容氛围益于改正错误
对一些脾气犟、个性强的孩子来说,打骂却往往会激起他们的对抗心理:父母越是打得凶,骂得狠,他越是我行我素。
在对待孩子错误的问题上,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毕竟是有限的,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当孩子犯错之后,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做错以及应该如何改正,然后在赏识中鼓励孩子改正错误。
宽容孩子,可以让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孩子的行为中找到孩子犯错误的根源所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改正错误。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他们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也正是不断改正错误、掌握方法的过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人生应当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请父母们记住:犯错误是上帝给孩子们的权利。正像曾经迷过路的孩子再也不敢忘记回家的路一样,往往只有犯过错误然后改正错误的人才能不断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第五章 赏识造就孩子的好品格
歌德说:“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人格,你就失去了全部。”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实际是给了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品格的培养需要父母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孩子良好品格的萌芽,从而引导孩子保持好品格。
细节31 赏识孩子的善良
善良作为一种美德,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可以说,缺乏善良品质的人,同时也是个道德上有缺陷的人,最终很难有所作为。
能拥有一个善良的孩子,应该是父母的骄傲。当孩子表现出这种善良的品质时,要赏识和赞扬孩子。
虽然孩子可能为此而付出一定的代价,或者为此而违背了父母的规定,甚至因此被别人误解和嘲笑,但是父母首先应该肯定孩子所做的事,对孩子的正义感给予赏识。
孩子的本质都是善良和真诚的。如果父母对他们的善良给予支持和赏识,那他们这种善良的行为就会强化;如果父母误解了他们的善良,那他们的善良行为就有可能弱化。因此,赏识孩子的善良、肯定他们正确的行为,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天真纯洁的孩子本来就有一颗善良的心,培养孩子的善良品质,更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善良。
一个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树,必须以善良为根,正直为干,丰富的情感为蓬勃的枝丫,这样才能结出美丽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它必须在童年时细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因此,父母对周围人应表现出真挚的感情,并帮助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如果父母都能以自己的善良感染和陶冶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那么孩子就能成长为一个健康、善良和正直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