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女孩,母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儿童资源网

养育女孩,母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这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母亲的身体力行,让女儿感受到了生活真的很美好。比如,每天能和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每天照顾亲人的饮食起居也是最大的幸福;假日里和家人一起出去聚餐、旅游、体验大自然的美好也是一种幸福……这些都是通过母亲的身体力行传递给女儿的信息。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好妈妈,她的榜样作用还表现在以下几点:
  方法一:帮女儿找准“女性社会角色”的平衡点
  在我的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我女儿今年12岁,她有两个姑姑:一个是全职太太,生活优裕;另一个是精明强干的律师。在与两位姑姑的接触中,她感受到做全职太太的清闲与自由,也感受到了做一名职场精英的荣誉。
  一天,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你说我将来做一个全职太太,还是做一名律师呢?”我当时一惊,女儿这么小,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了。我知道她正在面临“女性社会角色”的问题,我需要采取行动了。
  什么是“女性社会角色”呢?
  女性社会角色就是指女性在社会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和地位。从女性自然模式发展角度上看,女性理所应当扮演母亲的角色;从经济型社会的角度看,女性也应该在工作中求得与男人同等的地位。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女孩步入社会以后要考虑的,到那时再帮她做决定就好,现在我们谈的是如何养育女孩的问题。
  是的,这个问题看上去似乎与养育女孩并无多大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任何观念的形成,其实在小女孩时期就已经根深蒂固了。等到女孩长大成人,父母再想规正她的某些想法,就将难上加难,甚至会令女孩走很多人生的弯路。
  生活中,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我们身边的一些女孩会这样说:
  我以后不想生孩子,我要做个事业型女性;
  我长大要做个全职太太,找个有钱的老公,在家相夫教子;
  ……
  这已不再是成熟女性的感言,而确确实实是出自十几岁的女孩之口。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父母在惊叹之余,十分有必要把“女性社会角色”这一点,作为一项教育重点来纳入养育女孩的日程。而在帮助女孩找准“女性社会角色”的平衡点方面,母亲无疑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榜样作用。因为不仅是我们的女儿,就连母亲自己也面临着这样的社会压力:
  一方面,生活中一些母亲因为工作的繁忙,不得不放弃对女儿的教育。另一方面,妈妈因为要照看女儿,不得不放弃工作的机会,而把全部的心思放在女儿身上。可以说,在职业女性和家庭妈妈两方面,很多女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既然母亲深知作为女性,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那么,在教育女孩的过程中,妈妈应该如何为女儿做好榜样呢?
  在此,我为您提供这样一点建议:母亲为女儿找准“社会女性角色”的平衡点,即——
  ※职业女性:告诉女儿,工作令你快乐。
  ※家庭女性:告诉女儿,做母亲令你快乐。
  究竟是做职业女性好?还是做家庭女性好?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母亲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任何一种角色,都是值得自己骄傲的,都是令自己快乐的。职业——令自己感受到了被社会认同的快乐、生命充实的快乐,家庭——则令自己体味到了做妻子的快乐、做母亲的幸福。这才是女孩母亲应当持有的一种正确观念。
  当母亲将这样的观念传达给你的女儿,我们的女孩就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女性社会角色,同时,给自己的角色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生活中的大部分母亲,都是具有职业、家庭双重身份的女性。她们既要抽出时间照顾好自己的子女和爱人,又要在工作中表现得出色和优秀。这对母亲来说确实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挑战。
  那么,母亲要如何演绎自己的女性社会角色呢?
  一位母亲这样和我们分享她的育女经验:
  有时候我确实感到生活很累,因为我既要照顾好孩子,又要把工作做好。但是面对幼小的女儿,我从来不表现出工作的忙碌或是家务事的辛劳。每当女儿问我:“妈妈,你工作累不累啊?”我都会一脸骄傲地对女儿说:“不累,妈妈很棒的,工作做得很好,同时也在工作中找到了快乐……”此外我还经常和同事聚餐、郊游,我要把工作能够带给我的所有积极、乐观的东西一一展现给女儿。
  与此同时,我把做母亲的幸福感和使命感也毫无保留地传达了给女儿。我时常对她说:“妈妈因为有了你,真的好幸福……”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上,我也会尽量让女儿感受到:能够抚养她,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荣幸。比如,我特别主动地去开家长会,并对女儿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为女孩的母亲,我们必须时刻让她们感受到做母亲的快乐,让她们从小在妈妈的影响下,感受到抚养孩子是一种神圣的职业。如上面例子中的妈妈一样,作为母亲她感到快乐和荣幸,并把这种感动用语言的形式传达给女儿,这不仅让女儿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爱,更让她觉得作为一名母亲是如此崇高。
  此外在生活中,妈妈们还要把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对工作的感受以正面的形式传递给我们的女儿。比如,上面例子中的妈妈,她把工作使人快乐的意义通过语言和行为告知女儿。在妈妈的感召下,女孩从小就能感受到工作能使人生变得美好,也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价值和能力。
  方法二:教给女儿感知幸福的能力
  不可否认,相比较男性而言,更喜欢追求完美的女性对生活的挑剔程度会更高。正因如此,女性也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瑕疵,进而发出各种抱怨。例如,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女性发出这样不满的声音:
  我的身材怎么突然变这么胖;
  今天怎么又下雨了;
  你看,那个人的态度太恶劣了;
  ……
  生活中,有一些母亲似乎总是生活在抱怨的世界中。她们整日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断发出自己不满的声音,诸如家里的电费怎么那么多、女儿总是不停地要这要那的、工资怎么总是和付出不成正比……似乎生活中的每件一件事情,母亲们都能够挑出毛病。
  而大多数母亲并没有注意到,自己这样的言行和态度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女儿。我们说母亲的榜样作用是可以传递的,如果妈妈们一直在女孩的耳边发牢骚,那么这样的生活态度自然也会传染给我们的女儿。于是,我们会听到小女孩更多充满忧愁的声音,“妈妈,我不快乐”、“我感到很伤心”、“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特别是到了青春期,随着女孩生命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不断深入,在妈妈的抱怨声中女孩对待生活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态度——生活无趣。
  一个14岁女孩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总觉得生活特没劲。每天都是一样的内容,吃饭、学习、睡觉,再吃饭、再学习、再睡觉……面对这样枯燥的生活,我感觉不到一点乐趣,不管干什么我都提不起精神,都觉得没意思。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生活就要这样过下去吗……
  对女孩而言,十几岁的年龄正是她们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阶段。同时,也是她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并且极具探索性的时期。然而,生活中却出现了一些这样的女孩:在她们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刻,她们不但感觉不到来自生活的魅力和风采,反而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趣和没劲,不时对生活发出抱怨和无聊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