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女孩,母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为什么一些女孩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呢?
儿童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女孩之所以认为生活没有乐趣,是因为她们感知不到乐趣,她们缺乏感知幸福的能力。
女孩为什么会感知不到幸福呢?
事实上,女孩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与其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
上面我们讲到了,生活中存在一些喜爱抱怨的母亲,她们经常对生活的种种表示不满。无意间,母亲的抱怨声打乱了女儿感知幸福的神经。在女孩的大脑中,错误地认为所有的事情都不令人满意,所有的事情也都是存在瑕疵的。这样的想法一旦占据女孩的思想,她们将难以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体会到幸福和美好,进而也就失去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而这样错误的认知反映到女孩的生活中,也就形成了她们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所以会有一些女孩发出“真没劲”、“无聊透顶”的感慨。事实上,这些都与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密不可分。
那么, 作为女儿最贴心的人,妈妈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女儿感知幸福的能力呢?
首先,母亲应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
一位母亲这样介绍她的经验:
在生活的诸多细节中,我常常会向女儿传达我对生活的满意。一次,在我和丈夫结婚纪念日的时候,丈夫突然送我一枚戒指。我当时真是感动极了,情不自禁地对女儿说:“乖女儿,妈妈感到好幸福啊,因为你的爸爸对我太好了。”女儿看到我幸福的表情,也对我说:“妈妈,我也感到好幸福,因为爸爸妈妈都爱我,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听到女儿的话好感动,我知道是我把幸福感传递给了女儿。
因为母女间的脐带式关系,母亲与女儿天生就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妈妈感受到了什么,女儿同样会心有灵犀地感觉到。如同例子中的妈妈一样,当她感觉到生活很美好、很幸福时,这种对待生活满意的态度也会在潜移默化间传递给女儿。
一旦女孩对生活抱有一种满意和感恩的态度,那她将忽略掉生活中的烦恼和忧愁,而更多地去体会和享受生活中美好、积极、向上的一面。这样,女孩既不会被那些不良的情绪所拖累,同时也会生活得很轻松、很洒脱。
其次,生活中,母亲要有意识地与女儿讨论有关“幸福”的话题。比如,妈妈要经常问女儿:“你感到幸福吗?”
如果女儿说:“我感到很幸福。”那么,妈妈应该引导女孩说出自己的幸福是什么,以及让其感到幸福的原因。
因为在小女孩的头脑中,幸福的概念是模糊的、不确定的。通过语言把它说出来,既能让女孩明确关于幸福的具体内容,也能使其了解到导致幸福的因素是什么,这将非常有利于提高女孩感知幸福的能力。
如果女儿说:“不,我感到不幸福。”此时的妈妈就要极力引导她们看到幸福的每一个瞬间。
例如,妈妈可以这样对女儿说:“为什么感到不幸福呢?你看看,今天的天气多好啊,出去走走,心情是不是很好,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不是一种幸福吗?你再想想,每天早上妈妈给你做早餐,爸爸送你上学,你不高兴吗?难道你没有感觉到幸福吗?”……
母亲在引导女儿看到幸福瞬间的同时,也是在扩散幸福的含义。这种幸福感一旦在女孩的意念中扩散开来,必将引领她们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
方法三:赋予女儿有条理、有节奏的生活
与大大咧咧、不修边幅的男孩相比,女孩给人的印象是:整洁、干净、漂亮。然而,生活中我们也会见到这样的女孩:
她们总是邋里邋遢,对如何打理自己的头发、服饰等一无所知;
她们的生活区总是乱糟糟的,就像个“猪窝”;
……
不可否认,女孩对美有着独特的理解力和审评力,她们从小就对自己的服饰、相貌等十分在意。正因为这样,女孩在处理有关自己的一切事物时,都以极高的审美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干净、整洁是她们对自己的最基本要求。
那么,为什么一向喜欢干净、整洁、漂亮的女孩,也会表现得如此“与众不同”呢?
行为学家针对女孩的生活出现脏乱差,及没有条理性等问题,做过一项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众多的原因中,来自母亲的不良榜样作用的占82%。
通过这项调查问卷可以充分说明,女孩的生活出现没有条理、不合规格的事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母亲没有做好榜样。
这个时候,一些妈妈们会说,我平时太忙了,也很累,可能在操持家务上,或是在家人日常生活的料理上没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作为成人,我们能够理解:妈妈们由于工作繁累、琐事缠身等各种原因,偶尔会疏忽一些事情。比如,忘记了收拾屋子,饭后没有及时洗碗,攒了几天的脏衣服一直放在洗衣机里……
对成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只要一有时间,任何一位母亲都会把这些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对于刚刚学会生活的小女孩来说,这无疑是形成她们不良生活习惯的一个诱因。也许大多数妈妈并没有意识到它的严重性,但它的的确确对我们的女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据不完全统计,妈妈的生活井井有条,其女儿有80%以上也会生活得有条不紊,反之亦然。例如:
母亲做事情慌慌张张,女儿也不会遇事冷静沉着;
母亲的生活节奏很快,总是赶着日子过,其女儿也不会生活得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
那么,妈妈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女儿的生活更有条理呢?
一位成功的母亲是这样做的:
我本身是个爱干净的人,家里也从来都是收拾得很整洁。可是,最近工作实在太忙,有时我真不爱动。但是,我知道我的生活方式对女儿影响太大。所以,每当我累了的时候,我就会对女儿说:“好女儿,妈妈今天太累了,你看看,家里这么脏,住着好不舒服啊,你能帮帮妈妈吗?”听到我这样说,女儿当然愿意帮忙。而后,我还会对她说:“我的女儿真棒,又勤劳、又爱干净,把我们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住着也开心。”
女儿在我的鼓励下,真的把自己的生活也规划得很合理。
一个爱干净、能把家里所有东西归置得很有条理的人,她的生活也会因此而轻松和舒缓。如例子中的妈妈一样,如果自己没有以身作则,至少要培养女儿合理生活的意识。在妈妈的鼓励和督促下,女孩一样可以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在前面我们曾提到,对女孩来说,她们的生活既要有条理性,又要有节奏感。那么,什么又是“生活节奏感”呢?
其实,就是生活的速度——是每天急匆匆地吃饭、急匆匆地上班、上班后又盼着早点下班,每天像赶着生活走一样;还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点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该工作时全力以赴,该休息时尽情享受生活,随着生活一起走,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生活节奏感。
对女孩来说,这一点很重要。事实上,没有人会说一个匆匆忙忙,看上去很着急的女孩是优雅的、有魅力的。生活在于享受它的过程,并不在于结果。
那么,对于此,母亲又该如何来引导女儿呢?
方法很简单:对女孩的要求不要太苛刻,教她学会适当的放松。
一位母亲这样讲述她的育女经验:
在女儿8岁的时候,一天她在做数学题,可是怎么也做不出来。看着女儿发愁又着急的样子,我对她说:“女儿,你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再来做这道题,也许那时会做出来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