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24个月育儿方案
宝宝一日饮食举例
6: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小儿鱼肝油丸1粒。
8:00开水或果汁30-60毫升。
10:00营养米粉10-20克,食油2克,蛋黄1/4-1/2个,菜泥15克-30克。
14: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
16:00开水或水果泥少许。
18:00奶糊15克,鱼泥15克,胡萝卜泥5克,食油1克。
22: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
2:00母乳或配方牛乳200毫升左右。
4、生活照料及安全防护
进入第四个月的宝宝,头部已能较平稳地竖直,喜竖抱,但时间尚不宜过长,仍需大人经常用手或肩托扶住他的头部。随着宝宝的活动量不断增加,衣着式样也应随之变化,上衣可稍长,可将和尚领的短衫改为翻领衬衫,下身除夏季外可穿宽松的背带连脚裤以便保暖和自由活动,应尽量少穿橡皮筋的裤子,且不宜束得太紧太高,以免束缚胸部,影响宝宝胸廓和肺部的发育。
宝宝4个月左右时唾液腺发育较完善,但尚未学会吞咽技能,常常流涎,有些宝宝开始长牙,更加加重流口水,因此这阶段应多为宝宝准备几套衣物,也可给宝宝穿上一件罩衫,戴上吸水性强的围嘴。
随着宝宝的抓握能力增强,要特别注意玩具安全和环境的安全。千万不要把药品、洗涤用品等有毒有害物品放在宝宝能抓住摸到的地方,以防误食中毒;刚盛好的热粥米糊菜汤等食物也切忌放在宝宝能摸到的地方,以免烫伤宝宝。宝宝经常抓握的玩具也要经常洗涤和消毒。
这个阶段的宝宝,白天醒着的时间逐渐增多,在床上可以自己翻身;手喜欢东摸西摸,然后放进嘴里;独坐还不稳;扶站时喜欢上下蹦跳,既好动有不能自由活动,如无专人照料,极容易发生危险。这时候,可以考虑给孩子使用儿童车。把宝宝放在儿童车里,既能练坐,并可给予一些玩具让他自己玩耍,家长还可以放心地去干其他事情,不需要一步不离地守在婴儿身旁。但注意不能长时间地让宝宝坐在儿童车里,正确的方法应是让宝宝坐一会儿,然后大人抱一会儿,交替进行。
5、宝宝出牙
牙齿不但与咀嚼、消化及发育有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映孩子的健康情况。乳牙是幼儿的咀嚼器官,咀嚼功能刺激可促进颌骨和牙弓的发育,而保持颌骨和牙弓的正常发育是恒牙能够正常排列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乳牙的发育和钙化受母体的健康状况如营养、疾病和遗传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恒牙的钙化和发育则主要在婴幼儿时期。饮食中的无机盐类、维生素类,饮用水中的微量元素如氟等都与牙齿发育有密切关系。乳牙保护不好,龋坏过早脱落,则往往使萌出恒牙排列不齐,甚至造成牙齿畸形,这不但影响咀嚼功能,造成饮食不便,同时还会影响一个人的面容。因此,牙齿保健从宝宝第一颗牙做起。
牙齿是健康的指标之一,但出牙迟早与智力无关。有些疾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呆小病、先天愚型等,出牙延缓、牙质欠佳。因此母亲要随时观察宝宝的出牙及牙齿情况。
牙齿发育是需要多种维生素(如A、D、C)和矿物质(如钙、磷、镁、氟),如果母亲在孕期缺乏上述营养素,便可影响胎儿的牙胚发育造成牙釉质发育不全。因此,要让孩子长一口好牙必须从孕期做起,母亲怀孕期间应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及牛奶、蛋类、鱼、瘦肉等营养食物,以保证胎儿乳牙胚及颌骨正常发育。怀孕期间要注意预防感冒发烧,以免影响胎儿乳牙牙胚发育;在怀孕期间要注意用药,尤其要避免用四环素类药物,以免胎儿出生后患四环素斑牙。婴幼儿牙胚的发育生长也需要大量钙质以及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D。孩子生后如果没有及时补充鱼肝油和钙剂,又很少晒太阳就容易得佝偻病使出牙延迟。孩子缺少维生素C会影响牙釉质的生长,缺氟时牙齿易蛀蚀,但氟过多又会使牙釉质上出现棕褐色斑纹而且质脆易裂。人体氟的摄入主要来源于水,因此,要了解本地区水中氟的含量。小儿常服四环素会使牙齿变成棕黄色而且易蛀,应避免使用该类抗生素。
4-6个月的宝宝就可能萌出第一对牙齿,也可能在4-10个月甚至一岁时才出第一颗牙,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各月龄宝宝乳牙数=月龄-4(或6)如8个月的宝宝乳牙数应为2-4个。
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表
牙齿名称萌出时间萌出总数
下中切牙4-10个月2
上中切牙4-10个月2
上侧切牙4-14个月2
下侧切牙6-14个月2
第一乳磨牙10-17个月4
尖牙16-24个月4
第二乳磨牙20-30个月4
6、辅食添加的重要性
4个月以后的婴儿需要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婴儿满4个月以后,从母乳或牛乳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及时添加一些食品,以补充母乳或牛乳中营养素的不足,帮助婴儿健康成长。比如4-6个月的婴儿从母亲获得的铁已基本用完,而无论是母乳还是牛乳中铁的含量都不足,因此,此阶段的孩子容易得缺铁性贫血,在添加辅食时就应注意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2)添加辅助食品也可以为婴儿的断乳做好准备,所以婴儿的食品又称离乳食品,其涵义并不完全是指在断奶时所摄入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母乳(或牛乳)喂养到完全断乳这一阶段内所添加的食品。
(3)为了训练婴儿的吞咽能力。习惯于吃奶类(流质液体)的婴儿逐渐过渡到将来吃固体食物,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有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婴儿可以从吃糊状、细软的食品开始,最后逐步适应接近成人的固体食物。
(4)为了训练婴儿的咀嚼功能。随着月龄的增大,婴儿的齿龈的黏膜逐渐坚硬,尤其长出门牙之后,给以软的半固体食物,婴儿会用齿龈或牙齿去咀嚼食物,然后吞咽下去,所以及时添加辅食有利于婴儿咀嚼功能的训练,有利于颌骨的发育和牙齿的萌出。
7、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
吃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何其简单,可是对于一个新生的婴儿来说又是一个新的尝试和锻炼。因此,给宝宝添加辅食也有许多的问题。
首先就是婴儿在什么时候添加辅助食品。一般来说,婴儿在4-6个月期间可以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但具体到每一位婴儿来说,什么时候该添加辅食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1,根据婴儿对热能的需要来看,开始添加辅食时婴儿的体重已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比如一个体重已达6公斤的孩子每天喂奶次数8-10次,但婴儿看上去仍然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此时可以添加少许辅食以满足其生理需要。2,婴儿发育上的成熟,比如,在动作发育上,要求婴儿可以扶着坐,俯卧时抬头、挺胸,有两肘支持身体重量。在感觉方面孩子可以有目的地将手或玩具放入口内来探索放入口内物体的形状及质地。表示孩子已经有能力添加辅食。3,在进食时,当匙触及口唇时婴儿表现出吸吮动作,并将食物向后送、吞咽下去。当婴儿触及食物或触及喂给者的手时,表示出笑容并张口,说明婴儿有饥饿感。相反,如果喂食物时婴儿头或身体转向另一侧或闭口拒食,则应减慢喂送的速度。家长应尊重婴儿所反馈的信息。
其次,怎样具体地给孩子添加辅食。开始添加辅助食品,应在婴儿的状况良好,母亲情绪稳定、放松的时期,同时要形成愉快的进食气氛,要用亲切的态度和欢乐的情绪感染宝宝,使他乐于接受辅食;新添加辅助食品应在喂了一半母乳或配方奶的时候,在半饱的状态下再喂辅食,婴儿比较容易接受;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都要从一勺开始,在勺内放少量食物,轻轻放入宝宝舌中部;食物温度应保持室温或比室温略高一些;对有些孩子,一种新的食物要经过15-20次的接触之后才被婴儿所接受。在给孩子添加辅助食物时应注意观察孩子进食的反应及身体语言。如果孩子肚子饿了,当他看到食物时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身体前倾并张开嘴。相反,如果宝宝不饿,他会闭上嘴巴,把头转开或者闭上眼睛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