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二)

儿童资源网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二)


  蒙台梭利利用节奏练习来促进儿童动作的协调,发展节奏感。练习的第一步是要儿童在音乐中走路、跑步和跳跃。第二步是使儿童按乐调做出不同的节奏动作。最后发展到由儿童自由表演各种优雅的动作。开始练习时儿童只是乱跑乱跳,经过多次练习后逐渐具有了强烈的节奏感,并可随着各种音乐翩翩起舞。
  蒙台梭利教育法更能弥补目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一些不足。她非常重视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日常生活课程,如烹饪、园艺、清洁等,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孩子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孩子发现成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能做,从中发现了自身能力和潜力,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在日本,接受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两岁多的小姑娘就能用刀切黄瓜,用安全剪刀剪纸。四五岁更是飞针走线、挑花刺绣,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由众人服侍的“小皇帝”当然无法与之抗衡了。建议孩子在接受蒙台梭利教育时,家长也来“蒙台梭利”一下,这有助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
  蒙台梭利女士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metodobymyself"(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得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杀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开始学习走路,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还没有成长,当然无法独立生存,他必得靠着亲人的照料,提供给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长大,而他向哪个目标长大呢?他是自然而然地朝向“独立”,朝向成长前进发展的!他一步步地会爬、会走、会跳,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使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以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不仅是孩子天天心里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也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具力量。
  因此蒙台梭利的“独立成长论”,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义:
  首先,“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
  其次,“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
  这一连串的过程,他人是无法替代经历的,正如母亲不能替至爱的孩子呼吸一样。成长的路相当地漫长,也并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断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独立(成熟),才能成为所谓“独立的人”,才有能力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发展中需要的各种活动。
  然而,生理、心理功能如何才能达到成熟(独立)?除了它们会随着年龄,逐序发展的自然因素外,父母帮助儿童学习,即是重要的辅助因素了!但得记住,帮助是适量的,比如说看孩子折手帕的动作很慢,母亲忍不住抢过来帮他折。这种行为其实很残忍,因为你不但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而且,也剥夺了他的自尊。所以在这里,“独立”也变成了一种大人对小孩的态度,即“放手”,请让孩子自己做!他所做的,虽然很慢很蠢,但那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正在学习呢!
  帮助孩子独立的要诀,除“放手”之外,还应该有“最少的指导,最大的耐性和最多的鼓励”!
  蒙台梭利坚信儿童期绝不是进入成年期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不仅不是尚未完成的“小大人”,大人与小孩之间根本就是一个南极、一个北极。也就是说,虽为同一个人,存在形式与心智状态却完全不同。其间最明显的差别就在于大人已经发育完全,变动性已经非常微小,各种发展潜力已经固定,智力增长的速度也逐渐低落,真可用“夕阳无限好”来形容了!而孩子却处于旺盛的成长过程中,正继续不断地变化,迅速地增长,潜力无穷。
  正因为孩子还是一个充满着多变性的个体,自然的体型、行动、认知与精神发展上,都和已经定型的“大人”不同。既然二者无法站在同一的情况上,大人又怎能不经细察,就妄自以自己已经定型的标准与头脑,来否定孩子的奥秘,自作主张地判决孩子的想法和需要呢?
  再者,想要了解孩子,就必须以多观察来了解他成长的法则。我们当然无法以横切树木的方式剖析儿童,更不能将他像小老鼠一样关在实验室里做试验。但是可以经由多方的观察,发现孩子的生长法则,推敲出他们的真正需要,然后更进一步地针对发现的结果与孩子的需要,研讨出“对症下药”的教育方法,用最适当的安排,满足孩子内心的需要,自动地产生“去尝试”的喜悦,和大人所谓的“学习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