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子关系的定义
亲子关系,顾名思义就是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亲子关系具有特殊性。这是因为亲子关系最为久远、普遍和稳定。血缘的亲子关系是不能随意选择和改变的,是永久的;亲子关系的双方在生活上直接联系,经济上共同,情感上极为亲密。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人格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对青少年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亲子关系问题的定义和成因
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是指发生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影响双方感情投入和积极评价的情绪、态度和行为。
导致亲子关系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亲子矛盾的长期积累
2、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父母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让他们取得平等地位的矛盾
3、青少年缺乏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
父母面面观
绝望的父母。这类父母感到他们的孩子无法改变,并且总会产生不良行为。因此放弃对孩子的管教。
非对立的父母。这类父母可以避免与孩子对立,有时很害怕因为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而将失去孩子的爱。当听到“我恨你”、“你是个坏爸爸!”或“我真希望有个新妈妈”时,父母被完全击垮了,管教孩子的意愿也被削弱了。
筋疲力尽的父母。这类父母看上去似乎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管理和教育孩子。有些父母可能是单身家长,要整天工作,精力不充沛的父母经常会有短期或长期的抑郁症状。
内疚的父母。这类父母因孩子的行为问题自责,当他们试图去惩罚孩子时尤为感到内疚。自责与内疚阻止了父母去教育孩子改善行为。这类父母变得更被动,对孩子更放任。
发怒的父母。许多父母在惩罚孩子时会变得心烦意乱并发怒。因为他们无法在惩罚孩子时不生气、不心烦,所以他们索性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以免动怒。
相互妨碍的父母。有时当父母中一方试图管教孩子时,另一方可能会加以阻止。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双方应就孩子应该达到的行为目标进行交谈。目标一致后,还应在使用何种恰当的奖罚方法方面达成一致。有时当父母管教孩子时,亲戚或朋友,比方说爷爷奶奶会加以阻拦。但是,对父母管教孩子生气的人通常也就是对父母不管教孩子感到愤怒的人。不要因为他人而妨碍做一个称职的、自信的父母。
困境中的父母。婚姻问题、财政问题以及其他生活困境有时会成为父母的重负。这类父母通常缺乏充足的精力、时间与动机来帮助孩子。
教养孩子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下面的要点可以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帮助:
1、何种行为是可取的,何种行为是不可取的,父母对此应当达成一致。
2、有良好、明确的沟通。
3、传达清楚、有效的命令。
4、孩子需要爱,也需要纪律的约束和惩戒。若管教孩子时受到阻碍,要查明原因并予以解决。
(一)亲子关系问题在家庭内的表现
1、回避
2、逆反
3、过分依赖
(二)亲子关系问题在家庭外的表现
1、亲子关系问题与一般行为问题
2、亲子关系问题与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
(1)药物和酒精滥用
(2)违法行为
(3)性行为
一、发现亲子冲突:给父母的建议
1、当子女想讲话时,你要全神关注,不要看书报、电视或忙别的事;
2、平静、专注地倾听并了解子女的观点;
3、就看你不一定同意他的行为,也要接纳子女感受。试着不要加以判断;
4、开放各种主题的谈话,作个“可被询问”的父母;
5、避免对你看来愚蠢、天真的问题或谈话加以羞辱或嘲笑;
6、鼓励孩子参与自己的选择,来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7、试着经常并适当地对孩子表示意见。我们常将好事视为理所当然,而只注意不好的一面,但每个人都需要被欣赏;
8、鼓励孩子参加家庭的决策,并一起合力完成;
9、了解他们需要向你的意见和作法挑战,以达成和你有所区分的目的,这点对他们的自我认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二、对亲子冲突的分析: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
1、你和你的孩子是否经常争吵?为什么?这些争吵有多激烈?争吵后你的孩子恢复得怎样?你们是否就同一个问题多次争吵却一点进展也没有?为什么?
2、你的孩子在家是否一直不快乐和畏畏缩缩?为什么?这种行为是否干扰了家中的生活?为什么?
3、你的孩子是否一直特别回避家中的某个人或者某些成员?为什么?这种回避是否影响了被回避的这个人或者这些人?
4、你的孩子在家中的行为,最近是否曾出现重要的和持久的变化,而且是向更恶劣的情况转化的?怎样变化的?为什么?
三、保持正确一致的理念:父母应当持有的正确观念
1、孩子的问题行为是他在家庭中适应不良的表现,孩子体验到的痛苦比父母更强烈。
2、孩子有充足的理由为自己辩护,只是父母从来没有给他机会。
3、误解是导致关系恶化的主要因素。
4、问题关系的形式,双方都有责任。
5、发现问题的下一步是双方做出改变,首先改变的应当是成人,然后才是孩子。
6、改变需要长久的努力,暂时的挫折是难免的。
7、父母是爱孩子的,孩子也是爱着父母的。
8、真正的情感表达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四、父母应当避免的错误观念
1、无论如何孩子应当对父母有礼貌。
2、孩子应当可以理解父母做出的决定是出于为孩子着想。
3、我的孩子一点都不爱我。
4、孩子之所以发生这样的问题,完全是因为他不肯听我的话。
5、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我管不了他了。
6、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我替他拿主意是理所当然的。
7、我只有这么一个孩子,只要他觉得高兴,我就安心8、我们父母闹矛盾,孩子是不会知道的。
4、具体的辅导方法──情感沟通
(1)发出邀请
(2)就事论事
(3)用技巧说话
(4)众志成城
(5)没有解不开的结
(6)爱的回归
(7)新的开始
技巧一:谈话中父母多使用我“我觉得……”的句式会比用“你……”的话更能维持缓和的气氛,减少谈话中的冲突。例如“昨天妈妈让你把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你没说话就出去了,我猜你当时一定很生气。是吗?”而不要说“你妈让你打扫房间,你就气得摔门走了”。
技巧二:重复孩子的话,以确保自己没有误解。“你的意识是说,当时你正要把打扫,但是妈妈的口气让你受不了,你才不愿意打扫的,是这个意思吗?”
技巧三:承认孩子的感受。父母要能够理解孩子当时的感受,而且他的感受对他来说是非常有道理的。“你生气是因为你自己打算要打扫了,但是妈妈完全把你当成懒惰的丫头来批评,反正已经挨了骂,还不如不打扫。”
技巧四:同理心──感受孩子所感受的心情,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处境之中。“我了解当时妈妈责怪你的时候,你心里一定是很委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