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旅行,基本以境外为主,先是日本、韩国、泰国... ...这些亚洲国家。2012年春节长假,我和两位好友决定去欧洲看看,因为武汉有法签中心,我们将首次欧洲之旅目的地选在了法国。从签证到游玩,全程自助。在巴黎的8天8夜,我们扫遍圣母院、卢浮宫等精华所在;租住左岸公寓,像当地居民一样下厨逛市集;深入卢瓦尔河谷,进行3天曼妙的古堡之旅,在中世纪庄园城堡欢度大年初一。11天旅程,顺利安好,超乎预期。
我喜欢的一个作家曾说,欧洲是精神故乡,第一次赴法,这句话我深有共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展开欧陆大地探索之旅。
2012年6月,我拼上端午假期和年休假,再次去欧洲,去了英国,仍然是自己办签证,淘特价机票、找住宿,制订行程,在伦敦、湖区、巴斯、剑桥,度过美妙的十天假日。
2013年6月,我再次拼上端午假期和年假,去了意大利和法国普罗旺斯。到威尼斯看双年展、到佛罗伦萨寻找心中的翡冷翠、到罗马沿着奥黛丽·赫本的足迹漫步... ...这一趟,在好友的鼓励下,我还进行了一项全新尝试,租车自驾游法国普罗旺斯。学会在国外自助缴过路费、自助加油,既开眼界,又长技能。
不知不觉,上班这10年间,利用大大小小的假期,我已走过十多个国家,我并没有环游世界的雄心壮志,但我想,我会一直走下去,尽可能地去多看看这个世界。想想,当老得走不动时,回忆往事,能骄傲地说,我拥有丰富的一生,多么酷。
也许你会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大龄剩女,没有家庭拖累,当然可以自由潇洒无牵无挂地到处跑,我们有孩子,老人,家务,哪有时间走得开?
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走不开的理由。你今天被孩子老人束缚了,明天也会被孙子重孙绑住双脚。也许你从来不会发觉,很多时候是你自己不肯暂时放手。
常常和我结伴同行的一个闺蜜,有老公,孩子,公婆,她仍然能在春节跟我一起去法国。她老公开车接送我们去机场,从头至尾没有抱怨一句:大过年的,别人往家里赶,你们往外头疯。他理解团圆饭随时可以吃,假期不是天天有。甚至她上幼儿园的女儿,说下令我惊讶不已的句子:“我最崇拜我的妈妈,妈妈对我的爱,让我有了坚持梦想的力量。”为了感谢婆婆帮她带孩子,她特别给老人安排了一次柬埔寨全家游,皆大欢喜。
还有一位好友,每年会抛下老公孩子,独自远行。她说,在婚姻里呆久了,别人选择出轨,聪明女人选择出门。换个地方,独处几天,吸吸氧,再回到世俗中来。一个女人若能在生活中自如地行走,她就不会怨气连天。何况,离开几天,丝毫不会影响家庭生活。
我的这些热爱旅游的姐妹们,看似有些任性,其实,个个充满生活智慧。她们见识广阔,谈吐有趣,她们没有整天围着老公孩子问:“今天要吃红烧肉还是清蒸鱼”,同样赢得爱和尊重。需要她们秀厨艺忙装修时,她们一样很能干、很出色。
你乐意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时间就回报你什么样的乐趣。
有些人下班后,宁愿追赶拖沓冗长的电视连续剧,有些人喜欢在麻将桌上忘掉忧愁和烦恼。我并不觉得旅游比这些爱好高级多少,只要自己喜欢,愿意为心头所好花时间,时间挤挤总会有。
并非有钱就有精彩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最关心旅行开销。“旅行的钱从哪里来?”也是常常困扰我的问题。即便你对旅游有再多热情和向往,没有钱,寸步难行。
好在,看我文章的读者多是成年人,我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一年中,拿出一两个月的薪水或是一次年终奖,奖励自己出去旅行一两次,并不是什么过分奢侈的事。
在自己的能力和承受范围内,听从内心声音,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我坚守的价值观。我很庆幸身边有很多跟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都没有很多钱,但我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拿去旅行,把出门看世界,当作是对自我的投资。